永发信息网

如何识别亚洲犀牛角,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01:02
  • 提问者网友:情歌越听越心酸
  • 2021-01-25 20:08
如何识别亚洲犀牛角,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1-25 20:31
在网上找的,不知能否对你有帮助?
犀角的鉴定不难,但由于犀角十分珍罕,一般人能上手的机会不多,所以不少收藏者和古玩商只好凭着猜测臆断。犀共分五类:非洲两类——黑犀、白犀;亚洲三类——撒马利亚、爪哇、印度。前三类有双角,后两类是单角。关于犀角的成分,20世纪50年代有学者提出是“固体状的凝集的头发”。其后,这种看法被普遍接受。但最新研究表明:犀角不是凝结的头发,它没有头发的囊,它实际上是由纵向的角朊纤维所组成的固体集合体。
  以上五类犀角的共有鉴别特征是犀角表面有国外行内人士所称的“发丝纹”或国内所称的“竹丝纹”。
  犀角的表面纹路和竹的纹路很象,故称为“竹丝纹”;但犀角截面又有竹所没有的如同皮肤发囊般的肌理,其斜剖面摸上去有类似皮肤鸡皮疙瘩的感觉,故其纹亦可称“发丝纹”。这纹路难伪造,牛角的仿品和合成的(图2d)都没有这个特征。
  牛角(最常见的犀角仿品之一)和犀角的区别还体现在底截面和色泽。请看图2e牛角底截面。其有圈状的角朊层。这是牛角特点,犀角没有这样的圈状角朊层。此外,牛角和合成的往往有桔红的上色。犀角中有蜜色的,但无桔红色的。凡桔红色的“犀角制品”必是伪品。
  虽然辨别犀角和牛角不难,但有些自明代以来即有的犀角高仿——犀角贴面的牛角制品——还需收藏者小心. 犀角的鉴别第一点:纵向纹理:犀角有独特的像麻片状的纵向纹理,这一点是伪品无法制出的。第二点:表面沟壑:不管犀角打色调。磨抛光的多么精细,表面都会有小细条一样的沟壑,而罩沟壑是其他角质所不具备的。第三点:颜色沉沉且带有明显的棕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1-25 21:36
如何鉴定亚洲犀牛角 常所说的药用犀角以亚洲犀角为主,亚洲犀角分印度犀角、爪哇犀角、苏门犀角等。亚洲犀角的总特征:个小(均在 30厘米左右),底盘椭圆(一端稍窄、一端稍宽,如西瓜籽或龟背状),纵剖面有“竹丝纹”,横剖面(断面)有“粟纹”,气味清香。重量:小的多为一二斤,大的十几斤。 1、苏门犀角:角前边较长而弯弧,后边短而稍直。加工后呈明黄色或棕黄色。纵剖面有“竹丝纹”,横剖面(断面)有“粟纹”,气味清香。底盘如西瓜籽。 2、印度犀之角:黑色、坚硬,粗而不长,大都只有30厘米,前端稍钝圆。中药歌诀曰:“乌犀刚毛马牙边,天沟地岗窝沙底,顺丝灰片芝麻点,凉血解毒痉搐医。” 详细特征如下: 多呈阔圆锥形, 自底部向上渐细,上部稍扁,顶端钝圆,稍弯曲。角长10~40cm。表面乌黑色或黑棕色,下部色渐浅,呈灰褐色。角前面近低部有一纵深陷沟,沟长3~15cm,深0.5~3cm,习称“天沟”,与“天沟”相对的底盘上有一脊状隆起,长6~9cm,高1~2cm,习称“地岗”。 犀牛基部表面粗糙,周边凹凸不平,呈钝齿状,习称“马牙边”,高约3厘米。 “马牙边”向上的中部有纵纹及未除净的坚硬的毛,习称“刚毛”,有时并有裂纹;中部向上渐光滑,角尖端钝圆发亮,并可见鬃眼状圆点。 底盘长圆形,前窄后宽,形如龟背,长13~22cm,宽7~14cm,灰黑色或灰棕色,向外逐渐变浅,呈灰棕色或灰黄色,底面凹入3~6cm,习称“窝子”,其上布满蜂窝状小凹坑(鬃眼),习称“砂底”或“砂窝底”。 角质坚硬,纵向剖开,均系顺丝,无牵连“绞丝”。气微香,味微咸。犀角镑片多为纵切或斜切片,卷曲不平,呈灰白色,有芝麻花点或短线纹。对光透视可见透明小点,习称“芝麻点”,质脆易碎,气微,味淡。用手挫之或置沸水中浸泡后,气微清香而不腥,味微咸。以色乌黑光亮、完整无裂纹、沙底色灰黑、鬃眼大、气清香者为佳。底盘色灰黑、特征不完全或不明显者质较次。 3、爪哇犀角:角长约25厘米,与前两种犀牛不同是其上端比较尖锐,稍往前弯。纵剖面有“竹丝纹”,横剖面(断面)有“粟纹”,气味清香。底盘椭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