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木地板如何检测甲醛有了解过的吗

答案:5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0 11:56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10-09 16:50
木地板如何检测甲醛有了解过的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10-09 17:03
木地板检测甲醛都是国家部门安装的,任何品牌的地板都会含有甲醛,在地板的板材制成的过程中,肯定会用到粘合剂,而甲醛就是从粘合剂中挥发出来的。甲醛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是0.10mg/m3,在这个标准值范围之内的挥发量都是合格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10-09 21:27
检测甲醛释放量的标准:   适用于人造板生产商的甲醛标准,划分成两个范畴:   ⑴基于从产品中提取甲醛的方法规定的标准(如穿孔法)。   ⑵基于收集产品中甲醛释放量的方法规定的标准(如:干燥器法、大房间法、小房间法和气相分析法)。   检测方法:   德国是世界上对环保标准制定并执行最严格的国家之一,“欧洲大房间法”作为一种基本测试方法已得到采用。在大房间法中,甲醛含量低于0.1PPM作为标准限定值,称为E1级。   在欧洲,还普遍应用穿孔法,规定中密度纤维板必须低于7.0毫克/100克板材,这样的产品被定义为E1级,在我国新标准规定值为9.0毫克/100克。   中国新标准一般采用干燥器法,规定强化地板甲醛释放量要低于1.5毫克/升,这样的产品被定义为E1级,这种产品被允许直接用于室内。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还是请专业人员检测为好:应当在铺设地板之后、家具入驻以前,寻求具有CMA国家计量认证的室内环境监测公司,通常各治理公司会要求业主单独关闭各房间门窗12个小时以后进行空气取样,并出具木地板甲醛检测报告。
  • 2楼网友:轮獄道
  • 2021-10-09 19:49
  检测甲醛释放量的标准:   适用于人造板生产商的甲醛标准,划分成两个范畴:   ⑴.   基于从产品中提取甲醛的方法规定的标准(如穿孔法)。   ⑵.   基于收集产品中甲醛释放量的方法规定的标准(如:干燥器法、大房间法、小房间法和气相分析法)。   检测方法:   德国是世界上对环保标准制定并执行最严格的国家之一,“欧洲大房间法”作为一种基本测试方法已得到采用。在大房间法中,甲醛含量低于0.1PPM作为标准限定值,称为E1级。   在欧洲,还普遍应用穿孔法,规定中密度纤维板必须低于7.0毫克/100克板材,这样的产品被定义为E1级,在我国新标准规定值为9.0毫克/100克。   中国新标准一般采用干燥器法,规定强化地板甲醛释放量要低于1.5毫克/升,这样的产品被定义为E1级,这种产品被允许直接用于室内。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还是请专业人员检测为好:应当在铺设地板之后、家具入驻以前,寻求具有CMA国家计量认证的室内环境监测公司,通常各治理公司会要求业主单独关闭各房间门窗12个小时以后进行空气取样,并出具木地板甲醛检测报告。
  • 3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10-09 19:00
甲醛是一种有害的刺激性物质。当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m³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严重时会致癌。   当你在确认好想买的木地板,进行购买时
  • 4楼网友:掌灯师
  • 2021-10-09 17:36
你好,甲醛检测必须通过特定的方法或仪器,对空气、水、食品、衣物、板材、皮革等含有的甲醛做定量检测。个人可以使用甲醛自测盒检测   法甲醛自测盒又名甲醛测试盒,俗称甲醛自测盒,是一种可以快速、简便、低成本的检测室内、家具内等特定空间内的空气中甲醛浓度或治理效果的   一种半定量检测产品。甲醛自测盒操作简单、使用方   便,适合个人家庭检测甲醛。甲醛自测盒体积小巧,方便放置,用于家具治理前后对比甲醛浓度,判断治理效果。其最大特点是消   费者可以自己动手检测甲醛,操作方法简单。甲醛检测盒的操作基   本步骤如下:①检测前   ,请将待测房间门窗关闭1小时或2小时(不同产品要求不同),密闭时请同时关闭空调、净化器等空气调节设备,如需要可将家具柜   门及抽屉等疑污   染物打开。(如检测之前一直是封闭空间,建议先通风一段时间,再进行关闭)。②将甲醛自测盒中的稀释剂   液体全部倒入吸收盒中;③将吸收盒放置于事先选定的待测位置,暴露30-40分钟;④将显色剂液体完全倒入吸收盒   中,盖好盒盖;注意一   定要放置到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要避免紫外线照射干扰影响结果的准确性。⑤10分钟后观察颜色,与比色卡   对比,读取检测结果;注意要在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观察,避免紫外线影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