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名实论的翻译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18:15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02-18 18:56
求名实论的翻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2-18 19:06
到网上搜了大半天,没能完全找到答案。你可以去新华书店找一本庞朴的《公孙龙子今译》。
另外找到一段相关的信息,有部分你要的答案:
《公孙龙子•名实论》 中说:
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
什幺是名实?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动作、一种关系本来只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在世界上,并没有自带什幺名字,也并不依赖于称谓它而存在,我们把这样的物体、事情、动作、关系叫做“客观实在”,这就是“实”。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因为要和它们打交道,为了分别它们,方便自己,才给各种事物取了种种各不相同的名字作为它们的代号,这就是“名”。事物一旦有了名,原来的事物本身仿佛从此找到了一位替身,人们也习惯于利用事物的名来进行交流活动,仅仅是到了需要的时候,才把名还原为事物。
我们定名的时候只要定义某个语言符号代表某一客观实在就可以了,并没有考虑很多其它的东西,但是在我们使用这一语言符号的时候就会发现有时候事情并不是这幺简单。我们在交流中发现有的时候统一名称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同的事物;有的时候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名称。原因就是没有经过普遍沟通的群体之间存在着习惯和定义方法上的不同。这还是简单的,因为这只是取用符号上的差别,只要通过交流沟通就可以在群体中达成妥协。事实上还存在不同的个体会对某一名称是否能够指代相应的客观实在有不同的认识的问题,进而对某些名实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质疑,比如用核桃表征球体是否可以?这样的问题涉及到的是对球体定义规则的宽松还是严谨,这是认识层面而不是逻辑层面的问题。如果不意识到认识层面的差别而只是寻求逻辑方法上的证明是永远也无法得到答案的。所以我们在谈论事物而发现了分歧的时候就要重新的勾画事物的原始形态,在广泛的沟通中达到思想意识上对某一名称代表的客观实在的共同认可,不寻求这样的共同认可就会使进一步的交流无法进行。而这一过程就是重新审视名实关系的过程,我们把它称之为“正名”。《公孙龙子•名实论》 中说:
“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正也。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谓彼而彼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其以当,不当也;不当而当,乱也。故彼彼当乎彼,则唯乎彼,其谓行彼;此此当乎此,则唯乎此,其谓行此。其以当而当,以当而当,正也。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
这就是说:实之所以能够和表征它的名不偏离是因为它有自身的“位”存在。偏离了这个位,就是“非位”;遵从于这个位,就是“正”。用正纠正不正,是因为怀疑它现在所处的位是否正。所谓正,是遵从于它表征的实在的位。遵从于它表征的实在的位就是要让它的名和表征的实在相符合。它的名与实相符合了,就是一一对应了。称谓彼而不是仅仅包含彼,那幺就是彼的称谓不恰当;称谓此而不是仅仅包含此,那么就是此的称谓不恰当。以这种情况为恰当,就是不恰当的;以不当为当就会混乱。所以使彼成为彼而固守它符合的实际,彼仅仅是彼,这就是彼的称谓恰当;使此成为此而固守它符合的实际,此仅仅是此,这就是此的称谓恰当。这就是以名实相合得来的当,以名实相合得来的当,就是正。所以说让彼成为彼而仅仅是彼,让此成为此而仅仅是此,就对了;彼此相分而彼又是此,此彼相分而此又是彼,就错了。
其中提出了“位”的概念,位就是共同遵从的给定了的对事物的定义,遵从了这个定义的定名就叫做正。名正就是事物的名和实质相符合,这样事物之间就有了界限而不会相互混淆,这叫做“唯乎其彼此”。而如果定名不当还当作正确的定名来使用就会发生混乱。发生混乱怎幺办,这就要正名,它给出了正名的方法“正其所实”,就是说使名合于它所表征的客观实在,并达到“唯乎其彼此”的程度。并在后面指出古代的名王都是能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名实关系的,这种认识就是“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
我们看到公孙龙子和先秦多数思想家一样都是主张依照客观存在来矫正现实中不切合实际的名的,他们的共同依据就是名是依托于客观实在而确立的这一事实,比如上面说的“夫名,实谓也。”以及《庄子》中说的“夫名,实之宾也。”等等都是这个意思。这样的正名过程和孔子提出的正名是有很大区别的。孔子的正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通过纠正已经发生的实来符合于他心中设定不宜改变的标准所具有的名,这是和他自身构建思想系统的方式以及对社会结构的预期有很大关系的。孔子以及他的继承者所提出的社会结构是通过自身思辩构建起来一个相对适合于当时社会状况和承载能力的能够相对稳定维系的一种社会结构,其中包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包含了对社会发展的预期,他要求社会的运作是平稳可控的,在这种平稳可控的基础上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和对社会个体的关怀。我们说这是与孔子寻求大道的思想分不开的,也只有在这种思想层次上才能够构建出这种相对平和的社会结构。而“正名”就是要让背离了这种社会结构的社会行为重新规范在既有的相对平和的社会结构之中,从而重新回复到社会整体上的平稳可控。但是当时的统治者们是无法在思想层次上达到孔子的水平的,他们在多数情况下看到的只是切实的利益,所以孔子的“正名”只被他们拿来当作一个稳定自身在小的统治区域中位置的工具,而当他们需要扩张、需要抑制王权、需要让自身既得的不合理利益得到认可的时候就需要一种新的“正名”系统来为已经改变了的利益关系提供支持,“正其所实”的方法恰好能够完成这一使命。通过“正其所实”意义上的“正名”就可以在新的名实关系的基础上确立自身的地位并重新构建新的社会结构,这才是当时和会环境下名辩能够在社会上风行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作为士的公孙龙子所要做的也是这样为自身所属的统治集团牟利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一时期如公孙龙子这样的名辩学者的基本特征就是不去分析现实的名的历史沿革,而仅仅从纯抽象思辩的角度来论述名实关系,再以此为基础确立自己的理论系统。
另外找到一段相关的信息,有部分你要的答案:
《公孙龙子•名实论》 中说:
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
什幺是名实?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动作、一种关系本来只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在世界上,并没有自带什幺名字,也并不依赖于称谓它而存在,我们把这样的物体、事情、动作、关系叫做“客观实在”,这就是“实”。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因为要和它们打交道,为了分别它们,方便自己,才给各种事物取了种种各不相同的名字作为它们的代号,这就是“名”。事物一旦有了名,原来的事物本身仿佛从此找到了一位替身,人们也习惯于利用事物的名来进行交流活动,仅仅是到了需要的时候,才把名还原为事物。
我们定名的时候只要定义某个语言符号代表某一客观实在就可以了,并没有考虑很多其它的东西,但是在我们使用这一语言符号的时候就会发现有时候事情并不是这幺简单。我们在交流中发现有的时候统一名称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同的事物;有的时候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名称。原因就是没有经过普遍沟通的群体之间存在着习惯和定义方法上的不同。这还是简单的,因为这只是取用符号上的差别,只要通过交流沟通就可以在群体中达成妥协。事实上还存在不同的个体会对某一名称是否能够指代相应的客观实在有不同的认识的问题,进而对某些名实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质疑,比如用核桃表征球体是否可以?这样的问题涉及到的是对球体定义规则的宽松还是严谨,这是认识层面而不是逻辑层面的问题。如果不意识到认识层面的差别而只是寻求逻辑方法上的证明是永远也无法得到答案的。所以我们在谈论事物而发现了分歧的时候就要重新的勾画事物的原始形态,在广泛的沟通中达到思想意识上对某一名称代表的客观实在的共同认可,不寻求这样的共同认可就会使进一步的交流无法进行。而这一过程就是重新审视名实关系的过程,我们把它称之为“正名”。《公孙龙子•名实论》 中说:
“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正也。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谓彼而彼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其以当,不当也;不当而当,乱也。故彼彼当乎彼,则唯乎彼,其谓行彼;此此当乎此,则唯乎此,其谓行此。其以当而当,以当而当,正也。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
这就是说:实之所以能够和表征它的名不偏离是因为它有自身的“位”存在。偏离了这个位,就是“非位”;遵从于这个位,就是“正”。用正纠正不正,是因为怀疑它现在所处的位是否正。所谓正,是遵从于它表征的实在的位。遵从于它表征的实在的位就是要让它的名和表征的实在相符合。它的名与实相符合了,就是一一对应了。称谓彼而不是仅仅包含彼,那幺就是彼的称谓不恰当;称谓此而不是仅仅包含此,那么就是此的称谓不恰当。以这种情况为恰当,就是不恰当的;以不当为当就会混乱。所以使彼成为彼而固守它符合的实际,彼仅仅是彼,这就是彼的称谓恰当;使此成为此而固守它符合的实际,此仅仅是此,这就是此的称谓恰当。这就是以名实相合得来的当,以名实相合得来的当,就是正。所以说让彼成为彼而仅仅是彼,让此成为此而仅仅是此,就对了;彼此相分而彼又是此,此彼相分而此又是彼,就错了。
其中提出了“位”的概念,位就是共同遵从的给定了的对事物的定义,遵从了这个定义的定名就叫做正。名正就是事物的名和实质相符合,这样事物之间就有了界限而不会相互混淆,这叫做“唯乎其彼此”。而如果定名不当还当作正确的定名来使用就会发生混乱。发生混乱怎幺办,这就要正名,它给出了正名的方法“正其所实”,就是说使名合于它所表征的客观实在,并达到“唯乎其彼此”的程度。并在后面指出古代的名王都是能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名实关系的,这种认识就是“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
我们看到公孙龙子和先秦多数思想家一样都是主张依照客观存在来矫正现实中不切合实际的名的,他们的共同依据就是名是依托于客观实在而确立的这一事实,比如上面说的“夫名,实谓也。”以及《庄子》中说的“夫名,实之宾也。”等等都是这个意思。这样的正名过程和孔子提出的正名是有很大区别的。孔子的正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通过纠正已经发生的实来符合于他心中设定不宜改变的标准所具有的名,这是和他自身构建思想系统的方式以及对社会结构的预期有很大关系的。孔子以及他的继承者所提出的社会结构是通过自身思辩构建起来一个相对适合于当时社会状况和承载能力的能够相对稳定维系的一种社会结构,其中包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包含了对社会发展的预期,他要求社会的运作是平稳可控的,在这种平稳可控的基础上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和对社会个体的关怀。我们说这是与孔子寻求大道的思想分不开的,也只有在这种思想层次上才能够构建出这种相对平和的社会结构。而“正名”就是要让背离了这种社会结构的社会行为重新规范在既有的相对平和的社会结构之中,从而重新回复到社会整体上的平稳可控。但是当时的统治者们是无法在思想层次上达到孔子的水平的,他们在多数情况下看到的只是切实的利益,所以孔子的“正名”只被他们拿来当作一个稳定自身在小的统治区域中位置的工具,而当他们需要扩张、需要抑制王权、需要让自身既得的不合理利益得到认可的时候就需要一种新的“正名”系统来为已经改变了的利益关系提供支持,“正其所实”的方法恰好能够完成这一使命。通过“正其所实”意义上的“正名”就可以在新的名实关系的基础上确立自身的地位并重新构建新的社会结构,这才是当时和会环境下名辩能够在社会上风行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作为士的公孙龙子所要做的也是这样为自身所属的统治集团牟利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一时期如公孙龙子这样的名辩学者的基本特征就是不去分析现实的名的历史沿革,而仅仅从纯抽象思辩的角度来论述名实关系,再以此为基础确立自己的理论系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2-18 19:21
没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