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初二了,青春期叛逆心很重,家里人跟她说什么都跟我们对着干,因为这事儿已经把奶奶气着好几次了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1-26 20:14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1-26 20:51
倡导孩子成长的和谐环境,反对溺爱、放弃、严惩、专制等家庭教育的极端行为。溺爱孩子的家庭,家长对子女的行为不论正确与否,一概加以肯定,缺乏应有的是非观念,对孩子一味地迁就顺从。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任性霸道、自私专横。在放弃型家庭中,孩子体会不到关心与爱护,缺乏归属感,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形成散漫、无责任感、我行我素的性格。在专制型家庭中,子女缺乏自主权,父母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孩子,使孩子自主能力差,喜欢干涉他人行为。正确观点是爱而不溺,严而有度,管而不死,放而有道。
2、注重系统性。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家长要注意家庭教育的系统性。有些家长把教育孩子看成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谁有空谁就去管一下,使家庭教育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还要负责协调多施教者对孩子的教育言行,使之具有一致性、系统性。实行适度合理而又相对稳定的教育标准,才能使孩子的成长按照一定的标准,有序、稳定、正常而有效地发展。
3、注重细小事情的影响。
孩子的成长需要极富亲和性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营造需要从小入手,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完成。亲和性家庭环境的形成,既不需要喋喋不休的爱的说教,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某一种行为,要的是从关心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孩子在关怀中尽早获得自主的生活能力,而不是包办孩子的生活。
在具有亲和性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才能拥有平和的心态,热情待人;拥有健康的性格,蓬勃向上;拥有宽容的胸怀,善解人意。
- 1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1-26 20:56
叛逆是天生的特性,人生有三个逆反期,我们称为333,三岁的时候,学校三年级,初中三年;度过这三个逆反期首先要家长的正确引导,理解,好言相劝,不能让矛盾激化,给孩子讲逆反期的道理,互相克制,平安度过。
第一,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第二,保持冷静。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第三,寻求意见。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第四,开放自我。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 第五,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第六,实践体验。就是通过实践,进行体验,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俩散步,儿子看了西瓜一定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提回去太累了,不买。儿子不高兴:“我喜欢吃的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父亲一想,对独生子说:“买瓜可以,你要负责提回家。”独生子同意了,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使儿子感触很深:“吃个西瓜真不容易啊。” 第七,将心比心。父母要与孩子将心比心,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孩子也就没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说明。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要做好沟通,其一,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其二,父母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作无谓批语和推测;其四,用提醒的语气讲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其五,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是引导而非教导;其六,父母要威严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语气,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