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脂肪导致血管堵塞怎么办?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9 06:18
- 提问者网友:箛茗
- 2021-05-09 01:37
因脂肪导致血管堵塞怎么办?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5-09 02:52
在人体里,有血液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血栓,血栓伴随许多疾病过程。全球范围内,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再导致的死亡,几乎占了人群死亡的一半;由心衰、瘫痪、间歇跛行和肢体坏死导致的严重致残影响着千万患者和家庭。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粥样斑块破裂是瞬间的事情,动脉内血栓形成只需要十几秒,且后果非常严重,它可以导致心肌梗死、中风、外周动脉疾病等,严重导致血管性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动脉粥样硬化这个“无声杀手”在出击前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因动脉血栓形成导致血管事件,60岁以上老人的预期寿命将缩短8—12年。仅在2001年,亚洲450万人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栓形成而致死,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升。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这些血管事件实际上原因是相同的,罪魁祸首都是动脉的血栓,差别只是血栓发生的部位不同,而血栓的形成是在动脉粥性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者的血管上有许多脂肪样物质沉积,形态就像米粥一样,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斑块破裂,造成血管内壁损伤,人体的止血功能就开始发挥作用,形成可以止血的血凝块。当血凝块积聚增多时,就形成了血栓。
别小看这些血栓,它们可是心血管事件的元凶。它们还可以随血液跑到其他部位的血管并卡在某处,导致相应组织和器官出现缺血,这个过程就是栓塞。稳定的没有发生破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者无症状,或者在临床上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慢性缺血性脑病和下肢间歇跛行等;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了,血栓形成导致血液流通完全断绝,则会发生组织细胞的坏死,如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和急性下肢缺血、坏死,甚至导致死亡。动脉粥样血栓形成往往累及多个血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情况下,一处血管发生了病变,往往另一处血管也已经或者即将出现类似问题。
怎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
我们知道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血栓的第一步,在漫长的防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我们完全有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防止在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导致悲剧。
1、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预防血栓性血管事件最基础的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了心脑血管疾病,这种生活方式的控制更要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
★少吃多活动,饮食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戒烟少酒,从少年儿童开始避免超重或者肥胖。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有效药物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延缓或者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减轻工作强度,有一个好的心情,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愉快度过每一天。
2、合理使用抗血栓药
即便有了病变,也可以通过抗栓治疗预防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预防出现血管事件。一旦因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发生了血管事件,能够做的只是亡羊补牢,除积极治疗和减少损失外,下一步就是要防止再发生类似的血管事件。除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以外,已经发生血管事件的患者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未发生血管事件但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也应采取适当的抗栓措施(具体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高血压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血压控制良好,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下,并且长期高血压已经损害了某些器官,如导致左心室肥厚、肾脏损害或者蛋白尿,可使用阿司匹林75毫克/日。
已经发生过血栓患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或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除非存在禁忌,患者可使用阿司匹林75毫克/日,预防血栓再次发生。禁忌指禁用于哮喘、胃、十二脂肠溃疡、血友病、视网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有一项或者多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如胆固醇高、吸烟、高血压,考虑开始使用阿司匹林预防(75—325毫克/日)。
及早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远比得病后再采取措施更加重要,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总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病变始于青少年,发病于中老年,死残在于事件,首犯是血栓,从小来防范,益寿又延年。
哪些人更易发生血栓?
中老年男性: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多见于男性。女性绝经期以后雌激素减少,发病率逐渐增高。
血脂高者: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减少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者: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60%—70%都有高血压。
烟民:吸烟降低了“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增加了“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吸烟也能增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而一氧化碳使动脉壁受到损伤的危险性增加。同时吸烟还能使本已受到粥样硬化损害的动脉收缩,从而导致流向组织的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此外,吸烟增加血液凝固的可能性,因此增加了发生周围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脑卒中等的危险性。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能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诱发或者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炎症活跃,斑块更容易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中本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倍。
其他:肥胖者、工作压力大的人,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者。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粥样斑块破裂是瞬间的事情,动脉内血栓形成只需要十几秒,且后果非常严重,它可以导致心肌梗死、中风、外周动脉疾病等,严重导致血管性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动脉粥样硬化这个“无声杀手”在出击前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因动脉血栓形成导致血管事件,60岁以上老人的预期寿命将缩短8—12年。仅在2001年,亚洲450万人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栓形成而致死,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升。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这些血管事件实际上原因是相同的,罪魁祸首都是动脉的血栓,差别只是血栓发生的部位不同,而血栓的形成是在动脉粥性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者的血管上有许多脂肪样物质沉积,形态就像米粥一样,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斑块破裂,造成血管内壁损伤,人体的止血功能就开始发挥作用,形成可以止血的血凝块。当血凝块积聚增多时,就形成了血栓。
别小看这些血栓,它们可是心血管事件的元凶。它们还可以随血液跑到其他部位的血管并卡在某处,导致相应组织和器官出现缺血,这个过程就是栓塞。稳定的没有发生破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者无症状,或者在临床上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慢性缺血性脑病和下肢间歇跛行等;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了,血栓形成导致血液流通完全断绝,则会发生组织细胞的坏死,如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和急性下肢缺血、坏死,甚至导致死亡。动脉粥样血栓形成往往累及多个血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情况下,一处血管发生了病变,往往另一处血管也已经或者即将出现类似问题。
怎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
我们知道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血栓的第一步,在漫长的防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我们完全有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防止在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导致悲剧。
1、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预防血栓性血管事件最基础的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了心脑血管疾病,这种生活方式的控制更要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
★少吃多活动,饮食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戒烟少酒,从少年儿童开始避免超重或者肥胖。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有效药物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延缓或者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减轻工作强度,有一个好的心情,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愉快度过每一天。
2、合理使用抗血栓药
即便有了病变,也可以通过抗栓治疗预防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预防出现血管事件。一旦因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发生了血管事件,能够做的只是亡羊补牢,除积极治疗和减少损失外,下一步就是要防止再发生类似的血管事件。除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以外,已经发生血管事件的患者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未发生血管事件但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也应采取适当的抗栓措施(具体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高血压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血压控制良好,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下,并且长期高血压已经损害了某些器官,如导致左心室肥厚、肾脏损害或者蛋白尿,可使用阿司匹林75毫克/日。
已经发生过血栓患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或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除非存在禁忌,患者可使用阿司匹林75毫克/日,预防血栓再次发生。禁忌指禁用于哮喘、胃、十二脂肠溃疡、血友病、视网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有一项或者多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如胆固醇高、吸烟、高血压,考虑开始使用阿司匹林预防(75—325毫克/日)。
及早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远比得病后再采取措施更加重要,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总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病变始于青少年,发病于中老年,死残在于事件,首犯是血栓,从小来防范,益寿又延年。
哪些人更易发生血栓?
中老年男性: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多见于男性。女性绝经期以后雌激素减少,发病率逐渐增高。
血脂高者: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减少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者: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60%—70%都有高血压。
烟民:吸烟降低了“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增加了“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吸烟也能增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而一氧化碳使动脉壁受到损伤的危险性增加。同时吸烟还能使本已受到粥样硬化损害的动脉收缩,从而导致流向组织的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此外,吸烟增加血液凝固的可能性,因此增加了发生周围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脑卒中等的危险性。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能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诱发或者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炎症活跃,斑块更容易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中本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倍。
其他:肥胖者、工作压力大的人,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5-09 03:51
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1)注意劳逸结合。要想防治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最主要的环节还在于早期预防,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否则等出现并发症就为时过晚。总的说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收缩压为130—139mmHg或舒张压为85—89mmHg)的人中,约有41%将 在4年内发展为长期高血压。所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的人群也应接受降压治疗。由于大脑皮质过度紧张是发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在生活上高血压病人要结合病情适当安排休息和活动,每天要保持8小时睡眠与适当的午休,并轻松愉快地与家人在林荫道、小河边、公园散步,这对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都是适宜的。当然适当地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对保持体力,促进血压恢复也十分有好处。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骑自行车、游泳也未尝不可。注意保持大小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老年人及重度高血压病人,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安排活动,切不可逞强斗胜,贪一时快活而造成终身遗憾。对于一些能引导起高血压的疾病,应该尽早到医院治疗。 (2)注意合理饮食。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上应遵守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烟、酒等。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还应注意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改变饮食“口重”的习惯。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群中约有20%的人就是由于食盐过量而患有高血压,这部分人医学上称为盐敏感者。此外,还有一些食品是天然的“降压药”,平时注意适当进食有助于降压。它们是: 香菇 研究证实,香菇可降低血内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变性,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 牛奶 含有羟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生姜 生姜内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该物质的稀溶液是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对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有很好的作用。 甲鱼 具有滋阴、进补作用。实验证明,甲鱼能有效地降低高脂饮食后的胆固醇含量。 海带 海带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海带中的食物纤维,能调顺肠胃,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控制胆固醇的吸收;海带中钙的含量极为丰富,能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压。海带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钙的协同作用产生的降血脂效果极好,有很高的食疗价值。 苹果 含极为丰富的果胶,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的浓度,还具有防止脂肪聚焦的作用。有报告指出,每天吃一两个苹果的人,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降低10%以上。 燕麦 含极其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维生素E的含量也很丰富,而且还含有皂甙素,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北京20余家三级大医院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证实,燕麦确有明显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脂蛋白的作用,并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3)药物治疗。对于那些一般预防措施无效者,就需要积极药物治疗了。当然服药也不是随便了事,必须遵照有关原则来进行。建议高血压病人平时服药切勿间断或断断续续,坚持服药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存在个体差异,需在服药过程中不断摸索,以求最小、最合适的剂量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药物的选用,目前主张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服用,可以降低舒张期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老年人不应单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除非并发症需要用β受体阻滞剂。早期高血压患者或老年患者开始可以先用利尿剂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还可选择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卡托普利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效果似乎与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一样好。为了保证血压在一天中相对平稳而不波动过大,建议首选如络活喜一类的长效制剂药品。由于降压药的品种较多,有的作用于β受体,有的为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如选择不当容易发生副作用,建议患者还是在医院明确诊断,遵医嘱用药比较安全。 经过治疗,对于各期高血压病人,应将收缩压降至<150mmHg,舒张压降至<90mmHg最为理想。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烟限酒;(四)心理平衡;(五)自我管理;(六)按时就医。 一、 合理膳食 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参考 http://www.91juqing.com/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