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说六根清净,那六根清净的六根是指什么
答案:3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2 05:02
- 提问者网友:眉目添风霜
- 2021-03-01 10:10
佛门说六根清净,那六根清净的六根是指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3-01 10:15
眼、耳、鼻、舌、身、意。
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六根】《佛学次第统编(明·杨卓 编)》:凡夫只认现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尘,而生六识。所谓六根者,先言根义,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言六根者:
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
五、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
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
扩展资料:
六根清净是一个汉语成语,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净,它比喻已无任何欲念。
出自隋·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
【 六根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
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六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六根清净
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六根】《佛学次第统编(明·杨卓 编)》:凡夫只认现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尘,而生六识。所谓六根者,先言根义,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言六根者:
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
五、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
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
扩展资料:
六根清净是一个汉语成语,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净,它比喻已无任何欲念。
出自隋·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
【 六根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
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六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六根清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3-01 11:09
1.【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 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 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 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 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 名为根。’ 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 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 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2.【六根清净】 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之罪垢,以无 量之功德庄严之,使之清净洁白也。由 此清净之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之妙用, 且得六根互用之自在也。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 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 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 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 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 庄严,六根皆令清净。(中略)父母所 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 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 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 悉见悉知。(中略)以是清净意根乃至 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 (经中具说六根,今举初后之二根)。 普贤观经曰:‘乐得六根清净者,当学 是观。’ 圆觉经曰:‘心清净,眼根清净,耳根 清净,鼻舌身意复如是。’ 知度论十一曰:‘布施时,六根清净善 欲心生。
- 2楼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3-01 10:51
眼、耳、鼻、舌、身、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