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6:00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01-03 21:03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搀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___________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___________”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___________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___________。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的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里轻轻飘上了天空。  妈妈的神情有些___________,目光亮亮的,深情地___________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1)根据文意,为划横线的空白处选择填写恰当的词语。偏远  飘荡  心灵  激动  飘游  追随偏僻  闯荡  记忆  冲动  飘荡  跟随A.妈妈见我十分喜爱蒲公英,就把它绣在书包上,每天随我一同去上学。B.妈妈盼我也像蒲公英那样,快快成长,学得本领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C.妈妈心灵手巧,把会飞的蒲公英绣在书包上,使书包更漂亮。D.妈妈在花书包上再点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书包会变得更令我喜爱。(2)指出文中划括号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并说明其作用。修辞方法__________修辞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妈妈见我十分喜爱蒲公英,就把它绣在书包上,每天随我一同去上学。B.妈妈盼我也像蒲公英那样,快快成长,学得本领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C.妈妈心灵手巧,把会飞的蒲公英绣在书包上,使书包更漂亮。D.妈妈在花书包上再点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书包会变得更令我喜爱。(3)文中加粗词语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运用词语对文章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A.妈妈见我十分喜爱蒲公英,就把它绣在书包上,每天随我一同去上学。B.妈妈盼我也像蒲公英那样,快快成长,学得本领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C.妈妈心灵手巧,把会飞的蒲公英绣在书包上,使书包更漂亮。D.妈妈在花书包上再点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书包会变得更令我喜爱。(4)阅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选择能准确说明妈妈这样做的原因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妈妈见我十分喜爱蒲公英,就把它绣在书包上,每天随我一同去上学。B.妈妈盼我也像蒲公英那样,快快成长,学得本领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C.妈妈心灵手巧,把会飞的蒲公英绣在书包上,使书包更漂亮。D.妈妈在花书包上再点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书包会变得更令我喜爱。(5)上文最后所写妈妈的神情、目光和行动,表现了妈妈怎样的内心活动?(6)文章不是开篇直接写蒲公英,而是写其他五颜六色的花,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尢
  • 2021-01-03 21:22
答案:1.偏僻,闯荡,心灵,飘荡,激动,追随;4.B;解析:(2)拟人,作者把蒲公英人格化,用蒲公英能飞得老高老高的特点,启发教育儿童,有令人感到亲切,易接受的作用。(3)加粗的词语是重叠形容词、动词。这些词语生动地描绘出蒲公英的形状、颜色、花开的状况、轻盈飘飞的特点,令人感到花“怪逗人的”。这样写不仅符合儿童心理,而且为文章增添情绪。(5)妈妈听到我唱歌,见到我跳来跳去,感受到我的健康成长给她带来的快慰,并对我充满无限的期望。(6)文章开篇写五颜六色的花是为反衬蒲公英没有艳丽的色彩和诱人的形态,它的特点是飞得高。这样写为突出它的特点及妈妈对它的赞叹作了铺垫,使文章有抑有扬,避免平直,增强感染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1-03 22:03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