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应怎样面对死亡?古今名人是怎样面对死亡的?

答案:6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2 00:06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3-21 01:37
应怎样面对死亡?古今名人是怎样面对死亡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3-21 03:04
死亡,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是道德的最高峰。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其意不言自明,表明将舍身殉道,九死不悔。儒家认为人应当为“忠孝仁义礼智悌信”这八德而死,但这却回避了死亡的话题。因为多数人或死于战乱或死于疾病与衰老,他们的死并发不伴随生与义的决择。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他看来,人活在世上有高低贵贱,就是死也要分轻重凡俗的。可是“死去原知万事空。”人死不过是三尺黄土埋枯骨,千里孤坟百世哀,难道封建等级意识要从生延续到死吗?死亡对死者而言是相同的结局:死亡将记忆和生命一股脑儿抹掉。他生活的印迹将会被漫长的时间洗刷干净;他的喜怒哀乐将会消散在空中;也许他的作为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后人享受着他的成果,阅读着他的传记并铭记着他。他的传记或是聊聊数语或是洋洋洒洒千万言,但是与一个人沧桑曲折的一生相比,这也太微不足道了。一个人的死亡对于生者而言,会给他们的生活与情感带来影响,甚至成为他们一生难以抹去的烙印。
  相传孔子门人子路被人追杀,临死前喊道:“君子死,冠不免。”面对死亡,他应是潇洒的了。但反过一想,这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儒家名言何其相似?一方面即使是死也不可以撼动人的尊严,当真可敬;另一方面临死前对“礼节”仍然念念不忘,渴望一个“君子”式的死法,好强烈的封建等级意识!
  是啊,对待死亡,要顺其自然,也就得到了自由。死亡与生命都是自然的产物,甚至婴儿出生比死亡更加痛苦。而且人之一生与人类历史或是宇宙之历史相比,更是渺小至极。正所谓“蜗牛角上争何事;电光石火寄此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旧脸谱
  • 2021-03-21 09:54
淡然,顺其自然
  • 2楼网友:执傲
  • 2021-03-21 08:32
司马迁: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3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3-21 06:58
伊壁鸠鲁有一段很有名的关于死亡的看法:“我们活着是,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而,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没有关系。”所以,我的意见是活着,不谈死亡。没有意义呵呵
我国古代很多活的潇洒的人都是坦然面对死亡的,庄子妻子死了,庄子坐在妻子的棺木上敲盆歌唱,庆祝妻子摆脱了人间的苦难。晋朝嵇康被砍头前从容弹奏广陵散,流传千古。清朝谭嗣同临刑前赋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让我们看到原来死亡是可以这样潇洒!死亡并不可怕,关键是看你拥有怎样的一个信仰。如果你一心只为自己活着,那么死亡就是你最大的敌人。相反你心里装着别人,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心底无私,那么死亡对你来说就不那么可怕。善良的人不害怕死神。越坏的人往往越是怕死喔。
这些都是我的观点,不是复制的。谢谢
  • 4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3-21 05:51
死亡,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必然的,是我们的终极宿命。 生活中有那么多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对死亡,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随时上路。
孔夫子说“未知生,安知死”,我个人理解他这话的意思是,活着的时候,就愉快充实的活着,而不必去猜想揣度死后会怎样。也就是说要用认真的态度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之后,他的许多学生想营救他逃狱,却被他断然拒绝。他宁可为真理献身,而慷慨赴死。
民族英雄文天祥用自己的热血写就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无多”。他的儿子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也写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也深刻的认识到人的一生极其有限,富贵、功业都是过眼烟云,能够流传下来,惟千古风流文章而已。
诚如鲁迅先生在《野草》题辞中所说:“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
他们都超越了自己有限的生命,足以流芳百世。
一个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往往也反映出他对于自己人生的态度。
我们虽只是普通人,力量很小,但如果能够善用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做一点有益于社会和别人的事情,在我看来,就是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而可无愧于自己的一生了。
  • 5楼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3-21 04:31
死亡,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是道德的最高峰。孟子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其意不言自明,表明将舍身殉道,九死不悔。儒家认为人应当为“忠孝仁义礼智悌信”这八德而死,但这却回避了死亡的话题。因为多数人或死于战乱或死于疾病与衰老,他们的死并发不伴随生与义的决择。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他看来,人活在世上有高低贵贱,就是死也要分轻重凡俗的。可是“死去原知万事空。”人死不过是三尺黄土埋枯骨,千里孤坟百世哀,难道封建等级意识要从生延续到死吗?死亡对死者而言是相同的结局:死亡将记忆和生命一股脑儿抹掉。他生活的印迹将会被漫长的时间洗刷干净;他的喜怒哀乐将会消散在空中;也许他的作为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后人享受着他的成果,阅读着他的传记并铭记着他。他的传记或是聊聊数语或是洋洋洒洒千万言,但是与一个人沧桑曲折的一生相比,这也太微不足道了。一个人的死亡对于生者而言,会给他们的生活与情感带来影响,甚至成为他们一生难以抹去的烙印。
相传孔子门人子路被人追杀,临死前喊道:“君子死,冠不免。”面对死亡,他应是潇洒的了。但反过一想,这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儒家名言何其相似?一方面即使是死也不可以撼动人的尊严,当真可敬;另一方面临死前对“礼节”仍然念念不忘,渴望一个“君子”式的死法,好强烈的封建等级意识!
是啊,对待死亡,要顺其自然,也就得到了自由。死亡与生命都是自然的产物,甚至婴儿出生比死亡更加痛苦。而且人之一生与人类历史或是宇宙之历史相比,更是渺小至极。正所谓“蜗牛角上争何事;电光石火寄此生。”

参考资料:常中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