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清代银锭的制作工艺和如何鉴别真伪 急!!!

答案:3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5 03:09
  • 提问者网友:太高姿态
  • 2021-04-14 06:31

问题1:清代银锭的制作工艺和如何鉴别真伪 急!!!

问题2:请问真面的水波纹和底部的蜂窝洞是怎么形成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归鹤鸣
  • 2021-04-14 08:02

答案一:清代银锭的制作工艺因为明清两朝银两制度混乱,所以金银锭的形制多有变化,各地的制作;形状;成色都不一致,一般周边高于中心部位,而且略薄,便于浇铸好后,按标准重量进行修剪。


答案二:真品表面的水波纹,形成于浇铸将要结束时,熔融的液态银注入量逐渐减少,而模具下部的银液已经开始冷凝,四周也开始冷凝成固体,注入模具的银液逐步缩小所占据的范围,形成一圈圈同心细纹。


底部的蜂窝洞形成的原因和模具温度有关,如果模具没有经过预热,在银液注入的时候,模具本身含有的少量水分会在瞬间被蒸发成气态,可是产生的蒸汽太少,不足以冲开上面的银液,于是就以蜂窝洞的形式保留下来。在实际铸制时,模具在银锭脱模后,会采取强制冷却的方式,这样模具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让残留水分自行蒸发,从而导致底部的蜂窝洞成为了绝大部分银锭的一个特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4-14 10:04
1.用银. 2用模具.3用火.制作 .水波纹和底部的蜂窝洞是银的纯度很高.经过温度差造就的效果.
  • 2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4-14 09:38

大哥,这些问题你问这里的人?有些东西都失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