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读下列“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6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半球的节气为,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中位置附近。(2)此时A点正值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08:35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01-25 19:32
读下列“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6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北半球的节气为 ,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中 位置附近。
(2)此时A点正值日出还是日落? 。A点随地球自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 小时。
(3)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度,地方时为 时。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昼长由长到短排列是 。
(4)B地处于五带中的 带,此时我国正值 季,西安昼夜长短状况是 。
(5)图中D点此刻的地方时是 时。
(6)若黄赤交角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少   
②地轴与赤道面夹角变小,与黄道面夹角变大
③全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扩大
④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扩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由B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点将 偏(东或西)。
(8)若D点的经度为120°E,则全球属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A.3/4 B.2/3 C.1/4 D.1/823.5°N 夏至日 C (2)日出 24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1-25 20:42
(答案→)23.5°N 夏至日 C (2)日出 24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的晨昏线特征: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结合公转轨道图示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夏至日;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判断,B为春分日,D为秋分日。(2)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所在的晨昏线,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为晨线,即为日出。连续2次看到日出,即1个昼夜交替周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3)B点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图示B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故地方时为6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全球的昼长分布规律: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4)B点位于赤道上,有太阳直射,故判定为热带。此时我国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昼长最长,故判断为夏季。西安位于北半球,此时昼最长夜最短。(5)图示D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上,故地方时为12时。(6)黄赤交角从23026/变为300,即黄赤交角变大,则回归线度数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而极圈度数与黄赤交角度数互余,故极圈度数变小,则极圈到极点的范围即寒带的范围变大,则温带的范围变小,故①③④正确。(7)由B点向北发射的炮弹,则运行于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落点将向东偏。(8)东十二区为几点即为全球处于新的一天的范围,由于120°E的地方时为12时,则180°的地方时为16时,故全球处于新的一天的范围为16个时区,占全球的2/3。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地球公转运动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地球运动的基础性试题,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判断二分二至日;②掌握公转轨道图上,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二分二至日;③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判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④掌握晨昏线图上时间问题计算的基本突破:寻找6点、18点或12点;⑤掌握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度数的关系,进而分析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变化的影响。对于地球运动的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对解题基本方法和规律的整理和归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1-25 22:18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