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众生是否平等?

答案:7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6-06 14:23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06-06 10:28
众生平等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老序
  • 2021-06-06 11:54

下面一段是天台六即佛的一部分,解释佛与众生平等


 



天台宗认为一切存在本来具足三千诸法,由性体言佛与众生平等;由修行阶位,佛与众生即有差异;故立“六即”说:①众生悉具三千三谛理,称为“理即”。②听闻佛法,理解三千三谛理成为概念(名字)称为“名字即”。③在内心相续观念三千三谛理,称为“观行即”(外凡,五品弟子位)。④由上述三种断尽三界所起见思惑,而六根清净与真菩提相似称为“相似即”(内凡,六根清净位)⑤实践三千三谛之观法,而渐断无明烦恼,得真如之一部分称为“分证即”,又称分真即(初住至等觉等四十一位)。⑥完全开悟而显示真如,称为“究竟即”(妙觉位),依此可消除“自己与佛同等”之增上慢,且亦可消除“无法成佛”之观念。



 


【平等】



  通常使用“平等”这个词有两种意义:一是平均,相等,相同。如《百喻经·二子分财喻》:“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分。”意谓分物平均。又如郭孝成《蒙古独立记》:“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一律平等。”意为各民族的权利是相同的。一是平常,一般。如清·李渔《意中缘·嘱婢》:“你不知道那女子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我料他决不肯嫁个平等丈夫。”其实,这个常用词源于梵语upeksa,意译为“舍”,意为舍去一切差别相。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在性体(即本质、共相、空性、心真如性等)上是有任何差别的。在时间上,称为“三世平等”。如《圆觉经》卷上说:“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在空间上,称为“大小平等”。如《华严经》说:“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从佛性而言,众生平等。如《涅槃经·梵行品》说:“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不但众生平等,而且怨亲平等。如唐·顾况《从江西至彭蠡道中寄齐相公》诗云:“本师留度门,平等冤亲同。”佛教指出,顽固不化的“我执”和自以为是的“我见”实为造成不平等和纷争的罪恶渊薮。学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我见转化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自他一体,从而兴起慈悲救世的精神。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执傲
  • 2021-06-06 17:25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平等。
  • 2楼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6-06 16:17
是的
  • 3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6-06 15:43
应该是平的,但又总是不平等。
  • 4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6-06 14:30

死了都变成沙粒,有什么不平等的。想不开而已

  • 5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6-06 13:33
佛教是.但是现在男女已经不平等了啊!!...
  • 6楼网友:罪歌
  • 2021-06-06 13:14

众生平等

但要看你怎么去解释了.

因为在某些方面来说,我们人类的存在已经是最大的不平等了.人类,为什么凌驾于万物之上?(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吧?) 人类,其实只是比万物拥有更多的智慧.这对万物来说,是不平等的.

可换个角度来说,人类也是很可怜的,我们用自己的智慧为自己创造了烦躁,忧虑,杀戳,仇恨... 但万物却并没有这些,不必去理会这些. 这对我们人类来说,却又是不平等了.

平等,也只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看的,我们所说的不平等,却是从微观的角度去看的.

从宏观而论:世间万物都是由元素所凝聚而成,慢慢成长,衰老,逝去,然后返化为元素而游于天地之中.万物尽是如此,无一例外.

所有有生命的物质,都有自己的精神存在.或大,或小.或能表现出来,或不能表现出来.但同样都是有生命的.从一粒元素凝聚,而经过某些特殊变化形成有生命的存在,这过程很不容易.因此,所有生物都应珍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佛教所说:"众生平等"的由来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