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施工的整个流程?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3 14:05
- 提问者网友:两耳就是菩提
- 2021-12-02 23:19
是有关建筑方面的,最好能从招投标说到竣工验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0-11-08 00:41
施工顺序确定的依据流程
1.依据合同约定的施工顺序的安排,如重点工程、难点工程、控制工期的工程以及对后续影响较大的工程确定先开工;
2.按设计图纸或设计资料的要求确定施工顺序;
3.按施工技术、施工规范与操作规程的要求确定施工顺序;
4.按施工项目整体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要求确定施工顺序;
5.结合施工机械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顺序;
6.依据本地资源和外购资源状况确定施工顺序;
7.依据施工项目的地质、水文及本地气候变化,对施工项目的影响程度确定施工顺序。
依据上述几点通盘考虑,动态地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在不增加资源条件下,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顺序,有空间上的顺序,也有时间上的顺序。这两种顺序的安排都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只有对具体工程和具体条件加以分析,掌握其变化规律才能安排得合理。
所谓空间顺序,是指同一工程内容(如同一分部、分项工程)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施工顺序,即施工的方向或流向。任何工程的施工都得从某一个地方开始,然后向一定的方向推移。有时,这种顺序要受到工程结构或施工工艺的影响,常是比较固定的。
所谓时间顺序,是指不同工程内容(如单位工程中各不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在一个单位工程中,任何分部、分项工程同它相邻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总是有些宜于先施工,有些则宜于后施工,这中间,有一些是由于施工工艺的要求而经常固定不变的。另外有一些则施工的先后并不受工艺的限制而有很大的灵活性。比如,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施工都必须先处理地基基础,然后才能做上层建筑;就结构与装修来说则总是先做结构,然后再做装修。这是任何工程都必须遵守的不变的施工顺序。即使在实行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的情况下,从整个建筑对象看,在一特定时间各项工作是同时并进的,但从一个局部看,仍然没有改变先地基基础后上层建筑,先结构后装修的基本顺序。但是,除了这类不变的顺序以外,另一些施工顺序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考虑,作不同的安排,这时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①技术上合理,能做到保证质量,便利施工和成品保护;
②经济上节约,减少工料消耗,避免剔凿修补;
③进度上快速,为后续工序创造施工条件,充分利用工作面,凡能平行施工的都尽力组织平行施工。
1.依据合同约定的施工顺序的安排,如重点工程、难点工程、控制工期的工程以及对后续影响较大的工程确定先开工;
2.按设计图纸或设计资料的要求确定施工顺序;
3.按施工技术、施工规范与操作规程的要求确定施工顺序;
4.按施工项目整体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要求确定施工顺序;
5.结合施工机械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顺序;
6.依据本地资源和外购资源状况确定施工顺序;
7.依据施工项目的地质、水文及本地气候变化,对施工项目的影响程度确定施工顺序。
依据上述几点通盘考虑,动态地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在不增加资源条件下,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顺序,有空间上的顺序,也有时间上的顺序。这两种顺序的安排都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只有对具体工程和具体条件加以分析,掌握其变化规律才能安排得合理。
所谓空间顺序,是指同一工程内容(如同一分部、分项工程)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施工顺序,即施工的方向或流向。任何工程的施工都得从某一个地方开始,然后向一定的方向推移。有时,这种顺序要受到工程结构或施工工艺的影响,常是比较固定的。
所谓时间顺序,是指不同工程内容(如单位工程中各不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在一个单位工程中,任何分部、分项工程同它相邻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总是有些宜于先施工,有些则宜于后施工,这中间,有一些是由于施工工艺的要求而经常固定不变的。另外有一些则施工的先后并不受工艺的限制而有很大的灵活性。比如,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施工都必须先处理地基基础,然后才能做上层建筑;就结构与装修来说则总是先做结构,然后再做装修。这是任何工程都必须遵守的不变的施工顺序。即使在实行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的情况下,从整个建筑对象看,在一特定时间各项工作是同时并进的,但从一个局部看,仍然没有改变先地基基础后上层建筑,先结构后装修的基本顺序。但是,除了这类不变的顺序以外,另一些施工顺序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考虑,作不同的安排,这时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①技术上合理,能做到保证质量,便利施工和成品保护;
②经济上节约,减少工料消耗,避免剔凿修补;
③进度上快速,为后续工序创造施工条件,充分利用工作面,凡能平行施工的都尽力组织平行施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19-06-07 06:47
第一个步骤是市场调研,技术和市场要结合才能体现最大价值。
第二个步骤是需求分析,这个阶段需要出三样东西,用户视图,数据词典和用户操作手册。用户视图是该软件用户(包括终端用户和管理用户)所能看到的页面样式,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条件。数据词典是指明数据逻辑关系并加以整理的东东,完成了数据词典,数据库的设计就完成了一半多。用户操作手册是指明了操作流程的说明书。请注意,用户操作流程和用户视图是由需求决定的,因此应该在软件设计之前完成,完成这些,就为程序研发提供了约束和准绳,很遗憾太多公司都不是这样做的,因果颠倒,顺序不分,开发工作和实际需求往往因此产生隔阂脱节的现象。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笔者以为作为项目设计者应当完整的做出项目的性能需求说明书,因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术的人才可能理解,这就需要技术专家和需求方(客户或公司市场部门)能够有真正的沟通和了解。
第三个步骤是概要设计,将系统功能模块初步划分,并给出合理的研发流程和资源要求。作为快速原型设计方法,完成概要设计就可以进入编码阶段了,通常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涉及的研发任务属于新领域,技术主管人员一上来无法给出明确的详细设计说明书,但是并不是说详细设计说明书不重要,事实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码后,根据评测结果和经验教训的总结,还要重新进行详细设计的步骤。
第四个步骤是详细设计,这是考验技术专家设计思维的重要关卡,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具体的模块以最‘干净’的方式(黑箱结构)提供给编码者,使得系统整体模块化达到最大;一份好的详细设计说明书,可以使编码的复杂性减低到最低,实际上,严格的讲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每个函数的每个参数的定义都精精细细的提供出来,从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到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书,一个软件项目就应当说完成了一半了。换言之,一个大型软件系统在完成了一半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开始一行代码工作。那些把作软件的程序员简单理解为写代码的,就从根子上犯了错误了。
第五个步骤是编码,在规范化的研发流程中,编码工作在整个项目流程里最多不会超过1/2,通常在1/3的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设计过程完成的好,编码效率就会极大提高,编码时不同模块之间的进度协调和协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许一个小模块的问题就可能影响了整体进度,让很多程序员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这种问题在很多研发过程中都出现过。编码时的相互沟通和应急的解决手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于程序员而言,bug永远存在,你必须永远面对这个问题,大名鼎鼎的微软,可曾有连续三个月不发补丁的时候吗?从来没有!
第六个步骤是测试测试有很多种:按照测试执行方,可以分为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按照测试范围,可以分为模块测试和整体联调;按照测试条件,可以分为正常操作情况测试和异常情况测试;按照测试的输入范围,可以分为全覆盖测试和抽样测试。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释。总之,测试同样是项目研发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对于一个大型软件,3个月到1年的外部测试都是正常的,因为永远都会又不可预料的问题存在。完成测试后,完成验收并完成最后的一些帮助文档,整体项目才算告一段落,当然日后少不了升级,修补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过一锤子买卖骗钱,就要不停的跟踪软件的运营状况并持续修补升级,直到这个软件被彻底淘汰为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