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我是得了癌症吗

答案:4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4 15:57
  • 提问者网友:战魂
  • 2021-05-03 23:11
我是一名乙肝患者.我最近肝部有点疼痛.有时腰.还有背也痛.我没吃个药.也没检查过.只是以前验血显示出阳性.没真正去普查过.我好怕.我才23岁.难道真的是肝癌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5-04 00:34
不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路难
  • 2021-05-04 05:08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存在着与癌症有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正常表达是个体发育、细胞增殖、组织再生等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这些基因只有发生突变时才有致癌作用,变成癌基因。这些具有引起细胞癌变潜能的基因称为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s)。原癌基因属于显性基因,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就会引起细胞癌变。正常细胞中虽然存在着原癌基因,但是原癌基因的活动受到严格的精密调控,其编码产物是细胞生长和分化所必需的,不会引起癌变。然而,当原癌基因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超出细胞活动所需要的产物,就会引起细胞癌变。原癌基因的这种变化称为原癌基因的激活。 癌症起始于一个细胞突变,而人体是由大量体细胞组成的。人的一生大约要进行1016次细胞分裂。即使不接触致癌剂,每个基因发生自然突变的概率为10-6。可以推算出人的一生中每个基因会有1010突变概率。由此估计,一个突变细胞中应当有许多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失去了对细胞增殖的调控能力。然而事实上,人体癌症发病率并没有预想的那样高。由此可见,一次突变并不足以将一个健康细胞转变为癌细胞。一个细胞癌变要求在一个细胞中发生几次单独的突变,它们共同作用才能诱发细胞癌变。经统计,一个细胞转化需要发生3~7次单独的随机突变。 虽然癌症起始于一个细胞突变,但是这个突变细胞的后代必须经过几次突变,才能形成癌细胞。流行病学的统计表明,癌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而且是几何级数提高,癌症的发病率是年龄的3次方、4次方甚至5次方。癌症的渐进发生过程非一日之寒,需要数年时间,在此期间既有内因的作用,也有外因的诱发,致癌因子需要有剂量累积效应。癌症的发生要有许多因子的共同作用。体内还有免疫监控系统,可以随时消灭癌细胞。因此,许多癌症不是不可避免的。 细胞中还存在另一类基因与遏制细胞增殖有关,这类基因的缺失或失活,也可引起细胞癌变,这类基因叫做抑癌基因(antioncogenes)或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抑癌基因与原癌基因不同,抑癌基因是隐性基因,需要两个等位基因都突变失活,才能引起细胞癌变。如果亲代传递给后代的某一抑癌基因中有一个等位基因无功能,这个后代个体就容易患癌症。在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协调配合,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增殖活动。
  • 2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5-04 03:40
有乙肝你应该积极配合治疗,否则会容易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大大降低你的寿命。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调养,让乙肝转阴,以后复发的几率就很小,可以大大延长你的寿命。
  • 3楼网友:鸽屿
  • 2021-05-04 02:04
一般来讲乙肝转肝癌的几率较小,但也有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转化为肝癌,乙肝转肝癌早期症状具有隐匿性,可通过AFP检查诊断出来,乙肝转肝癌通常是先变为肝硬化然后再发生肝癌,乙肝转肝癌常见临床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肝区疼痛:肝区疼痛大多是由病变的肝脏异常迅速生长,刺激肝包膜和膈肌引起的,临床有大部分患者以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

  2、肝脏肿大:肝肿大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最常见的主要体征。在多数情况下,患者自己偶然触及肝脏肿大或肝区肿块往往是乙肝转肝癌的首发症状。

  3、全身和消化道症状:乙肝转肝癌在早期常不易被察觉,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部分患者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全身症状,到了晚期则出现贫血、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皮下出血及恶病质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

以上是部分乙肝转肝癌患者可以表现出的临床症状

建议你还是去医院仔细检查一哈,不要太过担心,保持心情良好的状态对病情有好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