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小石潭记的翻译

答案:5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15:39
  • 提问者网友:咪咪
  • 2021-01-02 12:29
小石潭记的翻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1-02 14:01
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zhuì),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也可为此“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yī)。

注释
1从:自,由 。 2.小丘:小山。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8.取:这里指开辟。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0.见:看见。 11.水尤清冽:潭水格外清凉,清澈。尤:格外。清洌 :清澈。冽:清凉(两点水一般表示冷)。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用。为:作为 13.近岸:靠近岸的地方。近,靠近。 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翻卷。以:相当于连词“而”,表修饰。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磐石。 16.青树翠蔓(wàn),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色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之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好像水都没有)。空:在空中 19.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照射。布:映现。彻:直照 20.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21.俶尔远逝:又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 22.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23.潭西南而望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 2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弯曲前行,时隐时现。 25.其岸势犬牙差互:势:形势。(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交错。 26.不可知:不能够知道。 2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悄怆,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邃,深。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透。 28.以其境过清: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清:凄清。 29.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景象便离开了。 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 30.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友善。 31.龚古:作者朋友。 32.宗玄:作者的堂弟 33.隶而从者:我带着一同去的。 隶:附属。而:表修饰。 从:跟随,动词。 34.小生:年轻人。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译文
从小山岗向西行走大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生的声音。心里因此而感到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池潭里的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跟游人逗乐。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水曲曲折折,时隐时现。溪岸的形势像犬牙般相互交错,不能够知道水的源头。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有竹子和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透骨,寂静忧伤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地方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记下小石潭的景色离开了。 一同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的两个随从,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1-02 17:18
从小山岗向西行走大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生的声音。心里因此而感到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池潭里的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跟游人逗乐。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水曲曲折折,时隐时现。溪岸的形势像犬牙般相互交错,不能够知道水的源头。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有竹子和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透骨,寂静忧伤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地方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记下小石潭的景色离开了。 一同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的两个随从,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 2楼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1-02 16:57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坻.屿.堪.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凄清很少有人来。使人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寂静而且幽深,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 3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1-02 15:38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w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差(cēn 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shù)己,曰奉壹(yī)。   从小丘向西走了一百多步,隔着竹林,就听到了水流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以此感到高兴。于是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形成水中的高地、小岛、不平的石头、岩石各种不同的地形。岸上青葱的树枝,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 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犹如在同游人逗乐。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流的岸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我们)坐在潭边,四面有竹子树木环绕合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旁人。那幽深悲凉的气氛,让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我)就题字离去了。   同去游玩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随从跟着来的人,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恕己,另一个名奉壹。   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岗,在小石潭东面。   3.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4.行:走。   5.篁(huáng)竹:竹林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翻译时写为“对......感到快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8.伐竹取道:砍伐竹子,开辟道路。 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道:路。   9 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0.见:看见。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凉。尤:格外,特别。清洌 :清凉。清,清澈。洌:凉。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宾语前置,“以全石为底”)。以:用来。为:作为。   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实为“石底卷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弯曲。以:而。表修饰,形容如何“出”。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形成了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16.青树翠蔓,蒙络(luò)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荡。翠蔓,翠绿的藤蔓。蔓,藤蔓。蒙,覆盖。络,缠绕。缀,联结。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披拂,随风飘荡的样子。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表示估计数目 许:上下,左右,光景。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表示数量不确定,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皆:全,都。无所依,什么依靠也没有。   1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澈 :透过。   20.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21.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22.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速。   23.乐:逗乐,取乐。   24.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不译,表修饰。西南,向西南(方位名词作状语)。望,看。   2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现时隐。明灭,都是形容词作名词,或隐或现之处。斗折:像北斗星一样曲折。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斗”与“蛇”是事物名词作状语,该类活用一般翻译句式为“像……那(一)样”。)   26.明灭可见:或显或隐,有时亮,有时暗。   27.犬牙差(cī)互:(犬牙,事物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牙一样。差互:相互交错。差:交错。    28 不可知其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可:能够。其:那(溪水)。   29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 suì ):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环合,围绕、包围。寂寥:寂静寥落。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远。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使动用法)使……寒冷。   30 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过,太。清,凄清,冷清清。   31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便离开了。居:待、停留。乃,于是、就。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   32.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交善。   33 同游者:共同游玩的人。游:游玩。者:……的人。   34 宗玄:作者的堂弟,柳宗玄。   35 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从:跟随,动词。   36二小生:两个年轻人。小生:年轻人 生:对读书人的称呼。   37.嵁(kān):不平的岩石。   38岸势:两岸的地形,势:形状。   39.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述文的范畴。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岳阳楼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异曲同工的句子   《记承天寺夜游》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与朱元思书》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二、古今异义   1.小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   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往,去。   3.闻:   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   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5.可:   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6.布:   古义:映,显现。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许:   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数目不确定,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上下”、“光景”、“左右”。   今义:允许、准许。   8.佁(yǐ)然:   古义:呆呆的样子,愣住的样子。   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9.清:   古义:凄清;冷清。   今义:清晰,清净等。 三、一词多义   1.可:   (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   (1)介词,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从者)   3.清:   (1)清澈。(水尤清冽)   (2)凄清。(以其境过清)   4.差:   (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2)交错。(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   (1)通“现”出现。(下见小潭)   (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   6.乐:   (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2)逗乐。(似与游者相乐)   7.以:   (1)连词,因为。(以其境过清)   (2)表承接。(卷石底以出)   (3)介词,把。(全石以为底)   8.而   (1)不译,表顺接关系。(乃记之而去)   (2)不译,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   (3)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9.游   (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同游者)   10.环   (1)玉环。(如鸣佩环)   (2)环绕。(竹树环合)   11.为   (1)把.....作为。(全石以为底)   (2)成为。(为岩)
  • 4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1-02 14:45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作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前进,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这儿的步在古代是一个计算单位,并非是现代的一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野花野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便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一一地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问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最终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这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请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对桃花源以外的人说。” 渔人出了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到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路了,再也找不到渔人留下的标记。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