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1 08:24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12-20 19:02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1.选段部分论说的中心是________。2.作者为了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选段第1段中三个加粗的词语,各是指写文章的什么弊端呢?“华丽”是指_________________。“文雅”是指_________________。“美妙”是指_________________。4.你还读过朱自清的哪些作品?能举例说说它的好处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12-20 19:22
答案:解析:  1.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2.运用了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事例,让说明的道理更加清楚明白,令人信服。  3.写文章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  不朴实  写文章不能够朴素自然、平易近人。  4.示例《春》用五幅图画的形式写出了春天的美丽色彩明丽,生动形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佘樂
  • 2021-12-20 20:59
就是这个解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