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清池李元洛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1 17:00
- 提问者网友:献世佛
- 2021-12-21 04: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书院清池 李元洛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池”,如供乐队演奏的乐池,让众人起舞的舞池,给文人挥洒的砚池。然而,书院的那一方清池却特别令我钟爱,像有珠宝之癖者私藏昂贵的宝玉,我将那一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乡野之间有许多池塘,它们那天然的野趣,当然也引人注目留连,特别是久住尘嚣的人,天天囚禁在鸽笼般的居室,几乎不知池塘为何物,自然更愿一塘春水或秋水照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我喜爱乡野的池塘,然而,我最珍爱的,毕竟仍是书院的那一方清池。每隔一段日子,我就要渡湘江而西,去它的身边小坐。我来时正是夏日午后,池周高树上的夏蝉正在操练那古老而常新的乐曲,唐代虞世南是它们的知音,只是不知它们懂不懂得他所写的“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名句?除了年复一年的蝉声,就是终年不断的水声了。清池的身后就是岳麓山,山上百泉奔赴,潺潺的流水汇成了这永不干涸的一汪碧池。如一匹软缎的清池,水面上本来绿得一无所有,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铢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荷花,那红花是碧水也浇不灭的火焰,它会从夏日一直烧到秋深,要等到来过长沙的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那一声喟叹,才会将它吹熄。红荷碧水,这本来已经动人心目了,但不时还有白蝴蝶和黄蜻蜓飞来,它们肯定是在说:这是一幅印象派的明丽水彩,怎么不让我们也来着色? 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清泉之侧是书院历代山长的住所,晴明之日,粉墙青瓦飞檐的古建筑在池边拍一帧倒影,明月来时,碧水在池心将它洗得晶莹透亮,宛如李白小时不认识的白玉盘不慎掉落水中。虽是千年书院,平时游人却不多,如果门庭若市,嚣声盈耳,如同时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和日趋茂盛的夜总会,那就未免唐突山灵与水神而大煞风景了。这一曲清池,据说从前名为“碧沼观鱼”,我以前来游时和友人说可以改为“洗心池”。人在世间忙碌奔波,或为柴米油盐,或为升沉荣辱。费尽了心计与心机,人也蒙尘,心也蒙垢。如果能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让灵魂净化的功课吗?正如同仿效高僧之面壁,我此刻面池而坐,我的心池哪有这方明镜的纯净清明?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读清池如同读一部佛典,可以消除你扰攘于尘世中的许多俗念与忧烦,好像远行人在赤日炎火中于路边的一种凉亭歇息,让你疲惫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憩。说它像乐池吗?高雅的音乐虽然悦耳,但即使是清扬的丝竹之声,在这里也不免显得过于热闹,更不要说那些现代的嘈嘈杂杂的流行乐曲了。和清池相映成趣的天籁与人籁,最好是几句鸟语,数行书声。说它像舞池吗?水面确实滑如碧琉璃,但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莲可以在其上凌波,但如果凡夫俗子们也来这里喧闹起舞,更于四周打上脚灯追光灯霓虹灯,那该是何等亵渎清景!红尘中的舞池已经够多的了,何况舞池中还常常流传不清不明的新闻与绯闻,请保留书院中的这一方净土,不,净水吧。不过,这清池究竟和什么相仿佛呢?如果有人说它像一方砚池,那我倒会欣然赞同,因为它们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池也是书院中的必备之物。清人顾陈的《砚》诗早就令我心神向往:“小小墨池成巨浪,就中飞出北溟鱼。”身为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中的文人,我也祈望清池能洗我俗肠,助我灵思,润我彩笔,让我也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于是,记不起是哪一天,我离开书院时就将这一曲清池一方名砚带走,至今珍藏在我的怀袖。17. “书院的那一方清池却特别令我钟爱”,请简要概括作者“钟爱”清池的原因。(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作者是如何表现“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作者为什么建议将书院清池的雅号“碧沼观鱼”更名为“洗心池”?(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结合原文,回答下列问题。(7分) ①写唐代虞世南是夏蝉的知音有什么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保留书院中的这一方净土,不,净水吧。”文中的“净”表现在哪些地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灯有味
- 2021-12-21 05:24
17. (4分)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每点2分)18. (4分)①视觉听觉的结合; ②动静的结合; ③借助古典诗词,增加文化内涵; ④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答出一点得1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19. (3分)如果能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让灵魂净化的功课吗?或:由更名可窥见作者的“明镜自鉴”的人生追求,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尘垢的反思和灵魂净化的向往。(意思对即可)20. (7分)①(3分)写唐代虞世南是夏蝉的知音,凸现其文化蕴涵,给人的不光是听觉感受,同时有历史的遐想。(意思对即可)②(4分)读清地如同读一部佛典,可以消除你扰攘于尘世中的许多俗念与忧烦,和清池相映成趣的天籁与人籁,几句鸟语,数行书声;没有凡夫俗子们的喧闹之影,有的是荷莲凌波清池。(每层2分,意思对即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12-21 06:47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