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平均库存成本怎么算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5:26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01-03 02:15
平均库存成本怎么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1-03 02:37
问题一:如何计算库存成本 按财务的方法有好几个,但常用的一般是先进先出法和先进后出法,目前是先进先出用的比较多.存货计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存货先发出或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计算公式为: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先收到存货的单价2.后进先出法。是假定后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与先进先出法正好相反,其特点是:期末结存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反映最早进货的成本,而发出存货的成本则最为按近存货近期的成本水平。计算公式为: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后收到存货的单价 3.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存货结存和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进价成本,期末一次计算存货的本期加权平均单价,以此作为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价值的单价,以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价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4.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按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在每次收货以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以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价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以前结存货成本+本批收入存货成本)/(以前存货数量+本批收入存货数量)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会使本期成本接近当期水平,减少利润中水分,期末存货价值偏低,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若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会使本期成本偏低,利润中水分加大,期末存货价值升高,实现不了稳健性目的。1、月末加权平均法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不具适用性。加权平均法指在月末进行一次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平时无法从数据库“账簿”中得到结存存货的单价,在计算机条件下当暂估入库进行时无法进行存货的核算。所以月末加权平均法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不具有可操作性。 2、采用FIFO和LIFO方法的利与弊。采用先进先出法(FIFO)和后进先出法(LIFO)这两种方法,平时数据库“账簿”中有结存单价。因此当暂估存货入库时可以实时得到相应的入库价格。但是,在物价变动时期对财务的影响比较显著。采用先进先出法,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存货的库存价值;物价下跌时会低估收益和资产。采用后进先出法,结果正好相反。在物价变动的一定时期,采用某一方法对企业可能有利,但当形势逆转时,则会对企业有不良影响。3、个别计价法的局限性。采用个别计价法平时账簿中也可能随时得到暂估存货的入库成本,可以掌握发出存货成本和实际库存情况。但这种方法要求根据采购批别,挂上标签,分别存放,分别保管,以便发出时识别是哪批购进的。对于普通存货,若采用这种方法,会计核算不成问题,但仓库部门工作量太大,仓储、保管费用太高。个另计价法只适合于量少、价高的贵重物品。4、移动加权平均法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可采用的最优方法。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收入存货后,立即根据现有存货的总价值和总数量计算出新的单位成本。每发出一批存货都要根据发出存货的数量和前一次进货时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的价值,这种方法能及时提供存货的成本资料。在手工条件下移动加权平均成本法因计算工作相当繁琐、计算量太大而很少采用,但在计算机条件下,计算机高速计算的优势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使移动加权平均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对暂估入库存货的成本的确定非常......余下全文>>问题二:什么是平均库存价值? 平均库存是个金额概念,年平均库存即年底盘库的库存物品价值金额总量除以12,就计算出平均库存的价植了。
参考信息:
同一物品,其进货时间不同,其价格不一定相同,如搐
1月份进货单价为10元,库存10只,库存成本就是100元,
2月份进货单价为12元,库存8只,库存成本就是96元,
3月份进货单价为8元,库存5只,库存成本就是40元,
这样的话,该物品平均库存价值应该为:
(100+96+40)/(10+8+5)=10.26元问题三:库存商品成本怎么算 商品库存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有八种,分别是:
移动平均法;
全月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
个别计价法;
计划成本法;
毛利率法;
零售价法。问题四:库存商品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怎么写 一、个别计价法
采用个别计价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
优点: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
缺点: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
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计价。
个别计价法的计算公式: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
二、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优点:计算方法简单。
缺点: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按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与现行成本有较大的差异。适用于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
加权平均法有月加权平均法(也叫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1、月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作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2、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三、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领用或发出的假定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成本。先进先出法假设先入库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库存材料就是最近入库的材料,因此发出材料按先入库的材料的单位成本计算。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的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对销售而言,先获得的存货先销售出去,使留下存货的日期离现在越近,存货价值越接近现在的重置价值。在物价上涨时,此法会导致较低的销货成本,较多的盈余。
先进先出法的优缺点:
其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先进先出法会虚增利润,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企业资本保全。而且,先进先出法对发出的材料要逐笔进行计价并登记明细账的发出与结存,核算手续比较烦琐。
运用先进先出法的注意事项
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商品的价格总是有所波动的,在物价上涨过快的前提下,由于物价快速上涨,先购进的存货其成本相对较低,而后购进的存货成本就偏高。这样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于市场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货成本偏高。但因商品的售价是按近期市价计算,因而收入较多,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则,以此计算出来的利润就偏高,形成虚增利润,实质为“存货利润”。虚增了利润,就会加重企业所得......余下全文>>问题五:如何计算库存金额? 统统累计算吗?那就是累计进货金额-累计出货金额=库存金额。累计出货金额+累骸利润=累计销售收入,如果不考虑费用等支出的话。问题六:怎么计算存货成本啊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合理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1)个别计价法。这样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
(2)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人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
(3)加权及移动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因此从管理角度看这种方法并不是很严谨。而移动加权平均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而且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4)计划成法。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均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问题七:移动加权平均法下怎么计算库存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问题八:平均库存占用金额怎么计算啊?? 10分平均库存占用额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存占用额额
存货周浮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
比如:老板投了100万去买货,一年卖了3600万,周转次数就是36次,等于用100万赚了36 次钱,假设毛利率是40%,一年下来就是40*36=1440万。这是相当可观的盈利数字了。问题九:存货成本的加权平均法怎么算? 先算出加权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上月末存货金额+当月购入存货金额)/(上月末库存数量+当月购入存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当月发出存货的数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