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阮元对联欣赏 doc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5 19:29
  • 提问者网友:美人性情
  • 2021-11-15 10:05
阮元对联欣赏 doc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11-15 10:50
阮元,字伯元,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江苏仪征人,是位“身经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的大学者。阮元为乾隆进士,历兵部、礼部、户部侍郎,浙江、河南、江西巡抚,湖广、两广、云贵总督,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达。阮元博学多才,通经史、小学、天算、舆地、金石、校勘等,能书法,擅联语,他的许多妙对佳联为后世传诵。
阮元自幼聪慧过人,“五岁教识字,六岁就外傅。”他八岁即能作诗,常常大发诗兴,朗诵己作.令同伴羡慕不已。他的老师起先对此有点怀疑,就命他即席赋诗。阮元诗成后,其中有一联令先生惊叹。句云:
雾重疑山远;
潮平觉岸低。
阮元幼时酷爱读书.常到当时仪征城内的名屋书店“买书”。因家境贫寒.他往往读而不买。据传,有一天书店主人问他:“你看了许多书,难道一本都不中意吗?”阮元答:“看过的书我都已记住,不用买了。”原来阮元能过目不忘。店主有点不信阮元的话,顺手拿出阮元看过的《易经》,让他背诵开头几句,哪知阮元一口气背了五页。店主大为惊讶,又让他以买书为题作副对子,阮元稍作思索,道:
难付千金,诸子百家仍躺架;
纵观万卷,一目十行已藏胸。
店主听后连连称赞,知其前途无量,便将那部《易经》送给了阮元。
乾隆五十年,阮元参加科试,为一等第一名;乾隆五十四年,阮元参加会试。钦取二甲第三名,赐进士出身;第二年散馆考试,列一等第一名。乾隆五十六年大考翰詹,又取得一等第一,升少詹事。依照惯例此时应该设宴庆贺。于是阮元邀同衙坊局诸君在“一枝轩”把酒赏菊。席间文远皋庶子出一上联云:
墙上竹枝书个个;
请座中各位对之,阮元应声对道:
盒中枣子叱来来。
有人初不以为工,后查《汉书》才知下联为东方朔故实,乃极口称赞。
乾隆六十年,阮元抵浙江学政任所。他题联于杭州府贡院: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这副对联极其著名.收录此联之书几乎难以计数。联语撰成后即“为时传诵”(梁章钜语)。上联里“桂子香时”对“槐花黄后”,下联中“西湖月满”对“东浙潮来”。这是“既自对而又相对,虽宽而亦工。”(王力《汉语诗律学》)全联融色、香、形、声、光于—体,它从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表露了人之感受。同时描摹出考生的行动、心理。整联切时、切地、切人、切事,富有诗情画意,堪称联中精品。 三朝阁老,百副佳联2
嘉庆初年,秦小岘观察在杭州西湖创建苏东坡专祠,落成后阮元题一联曰:
欲共水仙荐秋菊;
长留学士住西湖。
联下自注云:“宋时杭人呼公为学士,不称姓,今犹然。”
嘉庆三年,阮元解浙江学政任,入都觐见。某日,仁宗召见他至便殿,命其自以姓名属对,阮元应声而对曰:“伊尹。”由此可见阮元反应之敏捷。粱羽生评此联道:“人名对,若论对得奇妙,当以此为最。”(《名联谈趣》)
以“伊尹”与“阮元”相对,非独人名对人名,而且字形相对,语音相谐,尤可见阮元抱负之远大——愿成为伊尹那样的一代贤人。
阮元曾为京城的扬州会馆题联:
二千里远引江淮,凡甲乙科同在中朝,皆敦乡谊;
尺五天近临韦杜,当己未岁重新上馆,更启人文。
甲乙科:明清两代称进士为甲科,举人为乙科。
中朝:即朝廷中。
尺五天近临韦杜:唐时韦氏、杜氏同为望族,皆在长安城南居住,时称韦杜。《辛氏三秦江》有句:“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上馆:该会馆为江苏仪征、江都、甘泉三邑旅京士子居,称上馆,后因高邮等邑不满,改称老馆,而别建新馆于珠巢街。
人文:指礼教文化。《易·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嘉庆四年阮元奉命巡抚浙江,兼管关务。当时杭州新北关较各关尤为严切,商民多裹足不前。阮元题联悬于关署大门云:
上古关无征,后世不得已而榷关,慎勿失其初意;
本朝税有额,小民如其分以纳税.何可使有怨言。
由于阮元严明法纪,整顿吏治。因而关吏中刁顽之辈不再肆无忌惮。有人撰诗叙述了新北关的今昔之异:
昔过北新关,关吏猛如虎。
嗔喝启箱囊,见金即夺取。
今过北新关,但问来何许。
见我案头书,知我非商贾。
关开船即行,不烦词说苦。
三年度此关,吏胥不诃侮。
试问来往人,皆言关易过。
问吏何能尔,使者无烦苛。
赋税自充裕,岂在多网罗。
水清沙自洁,官贤弊自绝。
阮元在杭州期间曾经集白居易诗句题白公祠:
但是人家有遗爱;
曾将诗句结风流。
阮元幼时即喜读白居易诗,为官后以白居易为榜样,而且他与自居易生日相同,故对白公更多一分深情。
杭州有张苍水祠,位于南屏山麓、太子湾前。张苍水名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南明大臣,文学家,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他佐郑成功抗清,后被俘,就义于杭州。阮元题张苍水祠联,对这位民族英雄作了高度评价:
事业已为前辈录;
典型留与后人看。
阮元还摘录张煌言《甲辰八月辞故里》(其二)中的诗联书道:
日月双悬于氏墓;
乾坤半壁岳家山。
嘉庆十年,阮元的父亲病逝于浙江巡抚官邸,阮元解职治丧,回到家乡,前后约三年。这期间他游访名胜古迹,并留下了名联佳对。
扬州虹桥诸景中有—听鹂馆,阮元题联云:
江波蘸绿岸堪染;
山色迎人秀可餐。
此联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令全联鲜活起来。“秀可餐”即“秀色可餐”缩语,原赞誉女性貌美,后亦形容景物秀丽。语出陆机《日出东南隅行》诗:“鲜肤—何润,秀色若可餐。”
阮元题餐英小榭联云:
春花细读欧阳谱;
秋色闲吟靖节诗。
餐英小榭在叶公坟南(叶公桥左有叶公坟,桥跨小迎恩河,为画舫至瘦西湖必经之地),村人多艺菊,清人余鸣谦筑“餐英小榭”,为隐居之所。
据《雨窗消意录》载,阮元守孝期间曾与人聚会,他和祭酒吴谷人同桌,两人谈论诗词,甚为快意。忽然吴的帽子掉到地上,阮元便出联跟吴开玩笑说:
吴祭酒脱帽谈诗,斯文扫地;
吴不甘受嘲弄,当即对道:
阮太史居丧观乐,不孝通天。
《新世说·宠礼》载,某日,阮元游平山堂。寺庙方丈见阮元衣着平常,就不冷不热地说:“坐”。同时吩咐小和尚道:“茶。”后来方丈见来者谈吐不凡,便言“请坐”,让小和尚“敬茶”;最后方丈得知来者是鼎鼎大名的阮元,立即热情地说:“请上坐。”吩咐小和尚:“敬香茶。”临别时,方丈请阮元留下墨宝,阮元挥毫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方丈见此.满脸羞愧,十分尴尬。看来大学者阮元身上不乏幽默的细胞。
阮元这段时间里曾与人至镇江焦山游。焦山屹立江心,素有“中流砥柱”之称。它原为荒凉之处,只有樵夫来此打柴,故称樵山。东汉末年,焦光隐居山中后,才改名焦山。又因如碧玉浮江,名浮玉山。山上有吸江楼、自然庵、焦山碑刻等胜景。
阮元在此留下两副名联:
凌万顷以茫然;
障百川而东之。
从古桑田沧海;
自然仙鹤梅花。
镇江的北固山有一多景楼,在甘露寺后面,为风景最佳处。宋书法家米芾赞为“天下第一楼”。阮元曾游此处并题联曰:
巴蜀西来,潮头几许?
金焦北固,鼎足三分。
“巴蜀”指巴邸和蜀郡,包括今四川省全境。
“鼎足三分”言金山、焦山、北固山分立,此三者合称“京口三山”。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