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曝光具体如何操作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19:26
- 提问者网友:沦陷
- 2021-03-09 10:20
分区曝光具体如何操作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3-09 11:24
安塞尔·亚当斯,摄影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个大师。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分区曝光法(Zone System)在胶片摄影中,是被无数摄影师所学习研究的方法。通过将曝光区从0区一直划分到X区,所有的曝光区域被等分成了十一份。而我们通常说的18%的中灰,也是从这里诞生的。
由于0区呈现的是纯黑,X区呈现的纯白,18%指的是光呈现18%的反射率,这时的曝光呈现的就是V区,即整个曝光区间最中间的部分。以V区曝光为基准,加一档曝光则得到VI区曝光,减一档则是IV区曝光,其余各区则以此类推。但是目前的相机已经具备极强的测光功能,提供多种不同且实用的测光方式,而且不再受胶片限制的数码相机的实时预览功能让分区曝光光荣不再。拍照也从先测光再动脑子思考曝光组合,变为了自动测光和按动快门,然后回放照片,不满意删了再更改曝光这种后知后觉的拍摄方式。很多人都说分区曝光并不适合数码摄影,但是实则不然。分区曝光可以让我们用更更科学有逻辑的方式看待摄影与曝光,甚至会为我们后期提供思路。
1)看懂柱状图
我们平常打开照片的柱状图,里面的曲线就是曝光曲线。从左侧向右侧,就是0区曝光一直到X区曝光。当一张照片的曲线在柱状图左侧很高,也就是指这张照片的大部分都集中在0区至III区,这张照片必然大部分都是黑色。反之,若曲线高值在柱状图右侧,则表明照片有大量白色部分。对比度同样也可以通过曲线展现出来。当曲线呈现两边高中间低,则表明这张照片对比度高,反差大。若呈现单峰值,则对比度小,反差小。如果曲线图呈现平稳的类似直线的形状,这张照片必然是覆盖了所有的曝光区,层次相对丰富,细节明显。
2)用好中灰区
在初步理解柱状图对应的十一个曝光区之后,我们引入一个概念,就是亮度级。柱状图一共从0-255被分成256个亮度级,即256级灰阶。在ps中所常见的调整曝光的方法之一就是直接调节灰阶。同样,延续分区曝光法,256级灰阶被分为11个区,平均23级为一个区,中间值为127与128。因此,从116至139均为V区。以此类推,每个区都平均分有23个灰度级,所以理论上,每个曝光区能够囊括的级数都是一样的(除了中灰区多出一个,但是由于差距太小,可以忽略不计)。而灰阶级数越多,相对其描述的细节与变化就更加丰富,所以理论上各个曝光区对细节的表现力都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对灰阶的反映却并不呈几何增长。
图 1图为实测佳能某数码相机灰阶分布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V区,整条折线的倾斜程度是最大的。估算大概跨了55个灰阶。总共256级灰阶,V区就占有1/5,由此,V区对细节的表现力可见一斑。故而,在纪实摄影中,信息量的呈现多是通过V区的强大表现力产生的。那么如何拍摄出良好的V区影像呢?诀窍只有一个,曝光正常。现在相机的测光系统都是以拍摄18%中灰为标准进行曝光的,所以只要选择正确的曝光模式,正常测光并使用对应的快门组合就可以轻易得到细节丰富的中灰区。
3)宁可曝光不足也绝不过曝
另一方面,我们在折线的两端发现相机对高光与暗部的表现大不如中灰区,0区甚至没有从0级灰阶开始纪录,只有不到5级的灰阶。而X区则仅有1级灰阶,其细节表现能力是十一个曝光区中最差的。并且通过观察其余的各个曝光区间,我们可以看出,0区和X区各自都表现出数码相机对亮部和暗部的纪录特点。V区所保留的细节最多,而0区X区则最差。同时,通过折线图我们可以发现,高光部分的VIII区IX区与X区包含的灰阶数量明显少于暗部的0区I区与II区。这也解释了,为何拍摄一张暗部细节丰富的照片要比拍摄一张亮部细节丰富的照片相对更加容易。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数码相机曝光过度1级,惨不忍睹,高亮处细节损失严重,无法弥补;曝光不足3级,虽然损失不少,但阴暗部仍有细节”的现象。所以,必要时,我们可以适当的降一档曝光,将整体压暗,从而保留更丰富的亮部细节,防止亮部细节缺失。
4)评估式测光是万能的么?用好点测光,以不变应万变!
数码时代,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突破让拍照更加简单,这也是分区曝光渐渐不为人所提起的原因。现在数码相机基本都有“评估式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和“点测光”三种TTL测光模式。而“评估式测光”则是通过将图像划分成多个区域分别进行测光然后通过特定的算法评估符合的光线条件,比如光源位置、主体位置、亮度以及背光等等拍摄条件,进而计算出曝光值。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式测光”的测光效果可以替代分区曝光法。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时,比如背光强烈、光比过大时,“评估式测光”很有可能会实效。当科技实效时,永远不要忘了,最可靠的并不是多高的科技,而是最简单的技术。将相机调成点测光,分别对拍摄对象进行测光,权衡各个拍摄对象对应的曝光区间,尽量让被摄对象都能呈现细节,让被摄主体处于V区。
由于0区呈现的是纯黑,X区呈现的纯白,18%指的是光呈现18%的反射率,这时的曝光呈现的就是V区,即整个曝光区间最中间的部分。以V区曝光为基准,加一档曝光则得到VI区曝光,减一档则是IV区曝光,其余各区则以此类推。但是目前的相机已经具备极强的测光功能,提供多种不同且实用的测光方式,而且不再受胶片限制的数码相机的实时预览功能让分区曝光光荣不再。拍照也从先测光再动脑子思考曝光组合,变为了自动测光和按动快门,然后回放照片,不满意删了再更改曝光这种后知后觉的拍摄方式。很多人都说分区曝光并不适合数码摄影,但是实则不然。分区曝光可以让我们用更更科学有逻辑的方式看待摄影与曝光,甚至会为我们后期提供思路。
1)看懂柱状图
我们平常打开照片的柱状图,里面的曲线就是曝光曲线。从左侧向右侧,就是0区曝光一直到X区曝光。当一张照片的曲线在柱状图左侧很高,也就是指这张照片的大部分都集中在0区至III区,这张照片必然大部分都是黑色。反之,若曲线高值在柱状图右侧,则表明照片有大量白色部分。对比度同样也可以通过曲线展现出来。当曲线呈现两边高中间低,则表明这张照片对比度高,反差大。若呈现单峰值,则对比度小,反差小。如果曲线图呈现平稳的类似直线的形状,这张照片必然是覆盖了所有的曝光区,层次相对丰富,细节明显。
2)用好中灰区
在初步理解柱状图对应的十一个曝光区之后,我们引入一个概念,就是亮度级。柱状图一共从0-255被分成256个亮度级,即256级灰阶。在ps中所常见的调整曝光的方法之一就是直接调节灰阶。同样,延续分区曝光法,256级灰阶被分为11个区,平均23级为一个区,中间值为127与128。因此,从116至139均为V区。以此类推,每个区都平均分有23个灰度级,所以理论上,每个曝光区能够囊括的级数都是一样的(除了中灰区多出一个,但是由于差距太小,可以忽略不计)。而灰阶级数越多,相对其描述的细节与变化就更加丰富,所以理论上各个曝光区对细节的表现力都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对灰阶的反映却并不呈几何增长。
图 1图为实测佳能某数码相机灰阶分布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V区,整条折线的倾斜程度是最大的。估算大概跨了55个灰阶。总共256级灰阶,V区就占有1/5,由此,V区对细节的表现力可见一斑。故而,在纪实摄影中,信息量的呈现多是通过V区的强大表现力产生的。那么如何拍摄出良好的V区影像呢?诀窍只有一个,曝光正常。现在相机的测光系统都是以拍摄18%中灰为标准进行曝光的,所以只要选择正确的曝光模式,正常测光并使用对应的快门组合就可以轻易得到细节丰富的中灰区。
3)宁可曝光不足也绝不过曝
另一方面,我们在折线的两端发现相机对高光与暗部的表现大不如中灰区,0区甚至没有从0级灰阶开始纪录,只有不到5级的灰阶。而X区则仅有1级灰阶,其细节表现能力是十一个曝光区中最差的。并且通过观察其余的各个曝光区间,我们可以看出,0区和X区各自都表现出数码相机对亮部和暗部的纪录特点。V区所保留的细节最多,而0区X区则最差。同时,通过折线图我们可以发现,高光部分的VIII区IX区与X区包含的灰阶数量明显少于暗部的0区I区与II区。这也解释了,为何拍摄一张暗部细节丰富的照片要比拍摄一张亮部细节丰富的照片相对更加容易。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数码相机曝光过度1级,惨不忍睹,高亮处细节损失严重,无法弥补;曝光不足3级,虽然损失不少,但阴暗部仍有细节”的现象。所以,必要时,我们可以适当的降一档曝光,将整体压暗,从而保留更丰富的亮部细节,防止亮部细节缺失。
4)评估式测光是万能的么?用好点测光,以不变应万变!
数码时代,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突破让拍照更加简单,这也是分区曝光渐渐不为人所提起的原因。现在数码相机基本都有“评估式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和“点测光”三种TTL测光模式。而“评估式测光”则是通过将图像划分成多个区域分别进行测光然后通过特定的算法评估符合的光线条件,比如光源位置、主体位置、亮度以及背光等等拍摄条件,进而计算出曝光值。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式测光”的测光效果可以替代分区曝光法。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时,比如背光强烈、光比过大时,“评估式测光”很有可能会实效。当科技实效时,永远不要忘了,最可靠的并不是多高的科技,而是最简单的技术。将相机调成点测光,分别对拍摄对象进行测光,权衡各个拍摄对象对应的曝光区间,尽量让被摄对象都能呈现细节,让被摄主体处于V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