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历史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06-03 05:17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6-03 06:50
在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由于供给和需求的冲击,经济的波动性难以避免。几乎所有的政府都把避免经济活动的剧烈波动作为己任,当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出现衰退和过渡高涨时,政府就会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来显著地减少经济的波动。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弥补市场缺陷对国民经济波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它的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减少失业、促进增长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而运用的手段在各国立法中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总需求调控的基本工具。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目的,是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经济能够适度、稳定和协调发展,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健康和不稳定因素,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真正抓住利用好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期。
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宏观政策取向的成因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的政策导向引导我国宏观经济走上主要依靠内需增长拉动的轨道,这是一个大国经济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律。其实质是一种“赤字政策”,通过国债投资来弥补需求的不足。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我国还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配合财政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增加货币供应量方面,央行从1998年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下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货币当局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同时,适度松动货币信贷的供给,解除货币供应量偏紧的情况,以防止经济增势继续下滑,促进经济增长。
1998年从过去“适度从紧”的政策开始实现宏观政策的转变时,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张性”政策或“松动性”政策的一种变换的提法。“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扩张性实质是无疑问的。货币政策只是因为考虑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币值,才赋予“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复杂的内涵,它既包含反对通货紧缩的内容,又包含反对通货膨胀的内容。这两项政策实行四年多(1998~2003上)来,其成效有目共睹。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国债资金进行重点建设,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而且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同时实施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供应量方面多数时候进行扩张性操作,有力地支持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结构不合理、信贷投放过快、粮食生产连年滑坡、部分商品价格上涨过快等矛盾。我国的宏观调控又趋于紧缩型,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及时采取了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加强房地产信贷资金管理,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提高钢铁、水泥、电解铝等投资项目自有资金比例,降低出口退税率,改革农村税费体制,逐步取消农业税,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清理整顿违反规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暂停审批土地使用计划半年等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此次调控不是为了针对经济增长率已经超过11%的“大起”,而是防止经济出现“大起”,防止“大起”导致“大落”;针对的不是已经出现的全面过热或总量过热,不是投资和消费需求双膨胀,而是部分行业投资的局部过热;针对的不是已经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而是物价上涨的压力开始显现。对于过热的部分行业来说,这是一次及时的调控;对于整个经济运行的全局来说,这是一次见势快、动手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主动调整。在此之后,2004年的中国经济有惊无险,整体上继续保持平稳较好的运行态势。
“十五”规划(2001~2005)的前几年,我国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实质上是“从松”的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之所以讲稳健,实际上是在放松银根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在这期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及时调整而避免了险情。随着形势的发展,宏观调控政策应该逐渐转向“中性”的政策,对一些消费热点和投资重点还要继续支持,继续扩大就业;但对过度的低水平重复投资要“削峰”。转向“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质上是要“双防”,既要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滋长,又要预防通货紧缩趋势的重现。要坚持上下微调,松紧适度。
二、“十五”计划后半期以来我国实施“双稳健”政策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鉴于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从2005年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即“双稳健”政策。实行“双稳健”政策的初衷有两个:一是尽量拉长本伦经济增长周期,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二是在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这个角度看,“双稳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在内外经济协调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操作手法上“双稳健”政策讲究“微调”,即实行短期需求与中长期供给相结合,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地进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向微调”,更加注重两种政策的协调搭配和时机选择。
2005年以来,我国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不扩张”,“不从紧”,采取“中性”姿态,重在结构调整,同时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改革创造条件。首先,从调控导向上看,财政政策由“积极”逐步转为“稳健”或者说是“中性”。预算赤字和国债项目资金安排都有所减少,财政预算资金和国债资金的支出节奏也相对放慢。财政支出力度和节奏的把握比较合理。其次,从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和维护经济健康增长的角度出发,为了实现我国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财政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举措:一是对某些不鼓励出口的原材料等产品开征了出口关税;二是降低和暂停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三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出口退税机制。四是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另外,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房地产营业税优惠政策做了调整,进一步强化了房地产领域的税收征管工作。此外,从建设公共财政的角度出发,国家财政重点支持“三农”领域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从配合国家重大经济布局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支持股权分置改革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推动税制改革和财税制度创新。
2005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点在于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速度,优化信贷结构。同时,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金融市场建设,改进外汇管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首先,开展人民币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业务。2005年以来,外贸形势一直保持高出低进的局面,由于外汇储备规模的大幅增长,外汇占款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并直接导致了“宽货币”。同时基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热钱涌入境内,借我国汇率改革的机会伺机套利。鉴此,在外汇占款持续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予以对冲,并综合考虑财政库款、现金、债券发行与兑付等影响流动性的其他因素,合理安排央行票据的发行方式、期限结构和发行规模,同时灵活开展正回购操作,有效控制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过快增长和过度波动。其次,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自2005年7月21日起,央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贬有升,弹性逐渐增强,反映了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体现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规律。再次,发挥信贷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政策导向作用。2005年以来,央行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方针,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货币信贷增长形势,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加强“窗口指导”和风险提示。为了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从调控需求入手,引导社会对未来房地产价格形成合理的预期。另外,央行注重发挥利率杠杠的调控作用,有效协调了本外币利率关系;持续推进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改进了外汇管理。
从上述“双稳健”政策的执行情况来看,该年度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同时都具备三个特点:第一,从政策定位的角度来看,注重中性,既不扩张,也不从紧,在统一口径下逆经济风向进行微调;第二,从具体政策执行倾向上讲,该年度宏观调控基本承接了该轮宏观调控旨在抑制投资过热,预防供给过剩的偏紧缩的政策惯性,财政投资向社会事业转移,信贷政策保持中性偏紧,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政策目标并未完全实现,供给过剩已初现端倪,通货紧缩也阴云密布;第三,如上所述,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某些领域相对滞后的情况,该年度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开始重视相关领域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问题,例如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在构建公共财政的框架下进行税制改革、调整支出结构,货币政策则更加注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金融企业改革。客观的讲,这些改革虽然已初见成效,但从长远来看,仅仅是刚刚拉开帷幕,因此相关领域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仍然是下一步乃至“十一五”期间“双稳健”政策取向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5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收官”,同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均有所提高、改革在一些方面取得较明显的进展等,将为“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十一五”时期我国应继续实施“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
“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均有所提高,但一些新问题出现和一些老问题的积累发展,会对2006年和整个“十一五”平稳快速增长目标的实现产生相当的压力,这些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度过高;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凸现,不良后果开始显现;物价增幅进入偏低区间,通货紧缩压力加大;就业增长偏慢,农民增收难度大;外需与内需增长的不平衡问题突出。因此,2006年及“十一五”初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是:继续坚持“双稳健”的总体政策取向,重点是防止通货紧缩,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三大政策工具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的政策取向进行灵活操作,即对日益显现的供给过剩问题,要继续采取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适度压缩投资需求增长,防止产能过剩的发展,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对可能面临的内需不足、通货紧缩问题,要通过积极地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是内需增长保持快速稳定;为减少对外需增长的过强依赖,要逐步调整外贸外资政策。
2006年是我国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头一年,也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之年,国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总体向好。经济增长既面临继续调整的压力,也面临产能释放过快所导致的供给过剩压力。2006年的中国经济出现了“三过”现象,即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针对这些问题,中央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利用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以及市场准入标准门槛;同时实行“有保有压”的原则,在控制过快增长的同时,加强国民经济的一些薄弱环节,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引导社会资金进行节能环保设施的建设。到2006年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落。随着“双稳健”政策的继续实施,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落实,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增长快、效益比较好、价格水平比较平稳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中国经济以“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表现,赢得了世界的关注与喝彩。
现今,我们正处于“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作为“十一五”规划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7年我国将继续运用“双稳健”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鉴于2006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如何在保持短期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努力争取长期动态意义上的可持续增长,在进一步减少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时,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成为2007年国家宏观调控考虑的首要问题。2007年宏观调控取向已经明确,那就是“稳政策、推改革;降能耗、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 与此前相比,2007年宏观调控政策又有了新的内涵: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总体稳定的同时,将把更大的力气用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其具体要点是:继续实行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合理控制投资增长,着力调整投资结构,注重提高投资效益,注意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政策实施半年以来,据最新统计,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98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3%,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高耗能产业增长偏快,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物价上涨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价格和住房价格上涨较快;引导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任务艰巨。其中,在2006年就已经出现的“三过”现象仍是2007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问题。今年的“三过”现象表现在: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房产投资最突出;六月份信贷增速重新抬头,千亿元定向央行“出鞘”;上半年外贸进出口近万亿,累计顺差1125亿美元。
面对当前经济运行趋于偏热的形势,我们应继续实施“双稳健”政策,采取适度紧缩政策,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着“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双稳健”原则,针对经济现状,通过资源税和转移支付的结构性调整来加大财政政策的调整力度,包括节能减排;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加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步伐和国家外汇的操作,从源头控制货币流动性,进一步提高存贷款利率,发展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调整投资结构,引导资产转向紧迫需要的投资环节。
宏观调控并非“经济急刹车”。作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掌控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熨平”经济运行的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协调增长。既要防止过松政策造成的经济过热,又要防止过紧政策造成的经济过冷,因此,实施松紧适度的“双稳健”政策是中国进行宏观调控的最佳手段。“双稳健”政策至少可以适应“十一五”的前半期,如果没有其它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甚至可以适应整个“十一五”。但是客观的讲,不能排除中期变盘的可能性,这个中期变盘主要指由于国际环境的意外变化而导致出口速度大幅下挫,届时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投资所形成的大量过剩产能由于找不到出口而引发经济波动。对付这种局面的最佳措施是实施以“微调”和“预调”为特征的“双稳健”政策,在实施“逆风向”经济调控政策的同时,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做到边调控,边体改,借助宏观调控政策优化体制改革环境,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改善宏观调控基础。因此,在“十一五”期间,货币政策除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深层次改革以外,在宏观经济方面应主要着眼于总量调整,财政政策则既要影响总量又要影响结构。两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合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 1楼网友:山有枢
- 2021-06-03 08:14
至少几百万字 这里写不下呀
建议买本货币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