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消费者均衡意味着?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30 16:06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11-29 22:45
消费者均衡意味着?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11-30 00:13
消费者均衡意味着消费者货币分配比例达到最佳。
消费者在特定条件下(如喜好,商品价格和收入既定等),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到各商品的购买中,以达到总效用最大。在这种情形下,消费者货币分配比例达到最佳,即分配比例的任何变动都会使总效用减少,因此,消费者不再改变其各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这被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消费者均衡的必要条件: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购买各种物品使总效用达到极大值或者使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的必要条件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11-30 00:29
答案是:C

参考:

第三节 消费者的均衡条件

把前面考察过的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

须明确的是,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第二,最优的商品购买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消费者均衡指在既定的收入和商品价格下,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组合的商品使其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稳定状态。或者说,消费者均衡分析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消费者为了使他花费一定量货币I,所获得的效用为极大值,买进商品X1和X2的数量各为多少?

一 消费者均衡条件分析

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效用达到极大值)的均衡条件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的比率,即: 。图形上表现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之点。

消费者偏好给定的假定,意味着给定了一个由该消费者的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构成的无差异曲线簇。为了简化分析,我们从中取出三条,这便是图3—6中三条无差异曲线U1、U2和U3。消费者的收入和两商品的价格给定的假定,意味着给定了该消费者的一条预算线,这便是图3—9中唯一的一条预算线AB。面对图3—9中的一条预算线和三条无差异曲线,我们说,只有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U2的相切点E,才是消费者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能够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在均衡点E,相应的最优购买组合为。 。 无差异曲线

X0

Y0

X

0

Y

在切点E,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是相等的。我们已经知道,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 ,预算线的斜率可以 来表示。

为什么惟有E点才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呢?这是因为,就无差异曲线U3来说,虽然它代表的效用水平高于无差异曲线U2,但它与既定的预算线AB既无交点又无切点。这说明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无法实现无差异曲线U3上的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的购买。就无差异曲线U1来说,虽然它与既定的预算线AB相交于a、b两点,这表明消费者利用现有收入可以购买a、b两点的商品组合。但是,这两点的效用水平低于无差异曲线U2,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不会用全部收入去购买无差异曲线U1上a、b两点的商品组合。事实上,就a点和b点来说,若消费者能改变购买组合,选择AB线段上位于a点右边或b点左边的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则都可以达到U1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以获得比a点和b点更大的效用水平。这种沿着AB线段由a点往右和由b点往左的运动,最后必定在E点达到均衡。显然,只有当既定的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E点时,消费者才在既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满足。故E点就是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根据公式进行比较:设MRS12= dx2/dx1=1/0.5>1/1=P1/P2,从右边看,消费者支出不变的条件下,减少1单位商品X2的购买,可增加1单位X1的购买;而从左边看,减少1单位X2的购买,只需增加0.5单位X1的消费量,可维持原有满足程度。因此消费者就因多得到0.5单位X1,而使总效用增加。这样理智的消费者必然减少对商品X2的的购买,增加对商品X1的的购买。

二 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分析的比较

1. 1. 含义不同、条件不同

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用绝对数计量,不同商品可以进行比较。以边际效用递减和货币边际效用不变为前提。

序数效用论:效用大小无法具体衡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排列顺序、等级来表示,商品可替代,且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

2. 2. 分析方法不同

基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边际效用递减研究均衡。

序数效用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分析,用边际替代率递减取代边际效用递减进行分析。

3. 3. 结论相同——得到同样的均衡条件及同样推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根据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 ,也可以写为:

= (3.17)

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又可以写为 ,

也可以写为: (3.18)

根据式前面推出的 ,式(3.18)可写为 = ,与式(3.17)完全相同。所以说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得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与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得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是相同的。至此,可以将均衡条件写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