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鸨的生活习性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01:46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01-30 20:56
大鸨的生活习性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渡鹤影
- 2021-01-30 22:03
大鸨性耐寒、机警,很难靠近,善奔走、不鸣叫,非迁徙时的飞行高度不超过200米。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集群活动,形成由同性别和同年龄个体组成的群体;在同一社群中,雌群和雄群相隔一定的距离。受惊时头下低、弓背,尾羽向上展开呈扇状,双翅半张开,腕关节向下,嘴里发出“哈哈”的喘气声,其目的是想吓退来犯者,不让来犯者靠近。如果敌害十分强大,就立即起飞,使之难于接近。由于体重较大,平常起飞时需要在地上小跑几步,助跑时头部抬起,嘴向前伸水平位,颈稍弓向前上方倾斜,双翅展开,重心前倾,双脚有节奏地向前大步跨出,随着助跑速度的加快,其煽动双翅的频率也加快,直至双脚离开地面飞起。但在紧急情况时可以直接飞起。飞行时颈、腿伸直,两翅平展,两腿向后伸直于尾羽的下面,翅膀扇动缓慢而有力,飞行高度不算太高,但飞行能力很强,在迁徙的途中常采用翱翔的方式,所以它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如果有其他同类进入领地或者争夺配偶时,双方就会发生争斗,先是缓慢地接近,彼此以颈交握,用胸部互相推挤对抗,如有一方退却,另一方便紧随其后,继续驱赶,直至将其赶出领地。如果双方势均力敌,就双双将头低下,靠近地面,双翅半展,肩部放低,肩羽和覆羽耸立,尾羽上翘,并向前立起呈扇状,露出白色羽毛,彼此靠近之后互相啄咬对方的嘴。
大鸨的食物很杂,主要吃植物的嫩叶、嫩芽、嫩草、种子以及昆虫、蚱蠓、蛙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象鼻虫、油菜金花虫、蝗虫等农田害虫,有时也在农田中取食散落在地的谷粒等。幼鸟主要吃昆虫,随年龄增长和季节变化植物性食物逐渐增多。3~4月主要在农田附近活动,取食散落在地上的种子,如大豆、玉米、高粱等,也采食一些野生植物的种子,如苍子等;5~6月主要采食一些豆科、菊科植物的花序和生长点,也取食一些嫩草芽、麦苗和昆虫;7~9月食物中昆虫的比例增大,主要是一些直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如蝗虫、金龟子、蜻蜓和一些蛾类幼虫,也有一些小蛙、小虾、小鱼等,还有部分嫩芽;10月份大鸨开始集群,又回到农田附近采食一些谷物和植物种子。
大鸨觅食的时候头后部向上抬起,嘴尖向下,两眼注视地面,不时地转动头部,观察地面的昆虫、其他小动物和植物种子等。吃草时常常先用嘴将草咬住,颈向后缩,再用力抬头,将草拔断,然后吞下。有时伴随着两脚向前用力蹬地,身体向后退,双翅微展或半展。饮水时身体微蹲或用跗跖跪于地面,头部低下,将嘴插入水中,微微张开,然后将头抬起,嘴尖向斜上方,大约呈45度角,同时咽部快速运动,将水咽下,整个过程就像用匙从水中取水一样。
大鸨的食物很杂,主要吃植物的嫩叶、嫩芽、嫩草、种子以及昆虫、蚱蠓、蛙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象鼻虫、油菜金花虫、蝗虫等农田害虫,有时也在农田中取食散落在地的谷粒等。幼鸟主要吃昆虫,随年龄增长和季节变化植物性食物逐渐增多。3~4月主要在农田附近活动,取食散落在地上的种子,如大豆、玉米、高粱等,也采食一些野生植物的种子,如苍子等;5~6月主要采食一些豆科、菊科植物的花序和生长点,也取食一些嫩草芽、麦苗和昆虫;7~9月食物中昆虫的比例增大,主要是一些直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如蝗虫、金龟子、蜻蜓和一些蛾类幼虫,也有一些小蛙、小虾、小鱼等,还有部分嫩芽;10月份大鸨开始集群,又回到农田附近采食一些谷物和植物种子。
大鸨觅食的时候头后部向上抬起,嘴尖向下,两眼注视地面,不时地转动头部,观察地面的昆虫、其他小动物和植物种子等。吃草时常常先用嘴将草咬住,颈向后缩,再用力抬头,将草拔断,然后吞下。有时伴随着两脚向前用力蹬地,身体向后退,双翅微展或半展。饮水时身体微蹲或用跗跖跪于地面,头部低下,将嘴插入水中,微微张开,然后将头抬起,嘴尖向斜上方,大约呈45度角,同时咽部快速运动,将水咽下,整个过程就像用匙从水中取水一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