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临海地名的由来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6 03:19
  • 提问者网友:蓝琪梦莎
  • 2021-02-25 02:48
临海地名的由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2-25 04:02
临海古为章安郡,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自唐以后,历代均为台州府治。古城墙、古街区、古庙宇、古塔群,古风蔚然。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深远,文脉犹存。临海古迹,首推两座古城,一是临海古城,一是桃渚抗倭城。临海古城墙始建于晋,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山水城相依相绕,雄伟壮观,人称"江南长城"。古城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巾山塔影,东湖毓秀,唐代古刹,明清街衢,无不令人神往。另一座古城桃渚抗倭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戚继光曾在此屡败倭寇,是一座英雄城,也是东南沿海保存最完好的抗倭所城。桃渚千峰竞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占地5平方公里,已由国家地矿部列入“浙东雁荡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将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

临海文教,始于汉晋,兴于唐,而盛于宋明,源远流长。自唐以降,临海即为台州文化中心,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千年文脉,至今犹存。屈晃、谢灵运、顾况、骆宾王、郑虔、朱熹、尤袤、王士性,都为一代文宗。唐郑虔为广文馆博士,诗、书、画被唐玄宗誉为“郑虔三绝”,在临海设馆广授门徒,遂成台州文教始祖。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有骆临海之称,他的诗集称为《骆临海集》。朱熹在临海办学讲学,在东湖小瀛洲建上蔡书院,并手书书院匾额。明代杰出地理学家王士性,著述颇丰,在人文地理方面成就高于徐霞客。史载,仅宋一代临海中进士者二百十七人,在全国各县中居第五。

台州学院位于临海市,是台州唯一的本科院校,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经济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大学办学基本格局。学校办学基础扎实,成果显著,以2005届毕业的01历史本科班为例,学士学位授予率达百分之百。

临海三百里奇山秀水,风景绝佳。宋代文天祥过临海,赋诗赞曰:"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清代冯赓雪赞之为"风景直冠东南"。武坑峰林、石柱桃江、龙湾海滨、牛头山湖、珊瑚岩奇观、永安溪漂流,以及浙东南第一高峰的括苍山,主客之景皆佳,四时之赏不绝,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临海盛产柑橘、茶叶,柑橘历史悠久,主要品种为无核橘,产量居全国首位;“临海蟠毫”为全国名茶之一。真丝绸衣、漆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闻名全国。

临海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濒临东海。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盛产柑橘、茶叶,柑橘历史悠久,主要品种为无核橘,产量居全国首位;“临海蟠毫”为全国名茶之一。真丝绸衣、漆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闻名全国。境内风光秀丽,主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东湖、中山、古城桃渚等。桃渚千峰竞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占地5平方公里,已由国家地矿部列入“浙东雁荡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将建成国家级地质公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鸠书
  • 2021-02-25 05:19
 “人以仙名,潭以龙称”。临海县名以“临海山”定名。可是我们祖先在史料记载中,没有敲定“临海山”具体地点,这给后人寻找“临海山”带来了一定难度。“临海山”究竟在何处何地?我个人谈点粗浅看法,供同志们议论是参考。      据《嘉定赤城志》、《民国县志》、《台州札记》等记载,“临海山”在何处,有三种说法,在三个地方:      一说,“临海山”就是“牛头山”,《民国县志》记有“临海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接海。本牛头山,以有石似之故名。”《赤城志》记载,“若临海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山当在大海中,岂复有始丰、乐安二溪相合之水乎?其误甚矣。”否定“牛头山”就是“临海山”。《民国县志》又记载:牛头山,县东二百八十里,东北连宁海,《赤城志》记,牛头山实在县东一百三十六里,北连宁海,东接大海,旁有牛头宫、牛头门,为海道要冲。没有讲明牛头山是临海山,这里记载的牛头山,我们认为是另有一座山与“临海山”无关。      二说,“临海山”就是“白马山”之说。“白马山”在永丰镇三江村村旁,离三江村约一里多路,当地群众传说,白马山的马头被砍掉,形成有马无头,水洋镇马头山的马头,来自白马山的马头。《元和郡县志》与《临海记》所说,“临海溪当即今城西北十三里三江。又云山因溪名,则临海山在三江,疑即县西北三江之白马山。”究竟白马山是不是临海山。市名城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白马山进行考察,意见不一,有说是,有说不是,多数者予以否定,其理由,若如此山为“临海山”,虽有二溪合一,但与《临海记》中自相矛盾。同时此山矮而小,以此山定县名,极不相称。白马山可称当地一座风景山。      三说,“临海山”,就是“大固山”也。洪氏《台州札记》,在引用《元和郡县志》记有:“临海江,有二水,合成一水。一是始丰溪,一是乐安溪(现永安溪),至州城西北一十三里合。”《太平御览》四十七卷引《临海记》:“临海山,山有二水,合成溪,曰临海。一水是始丰溪,一水是乐安溪(永安溪)至州北,两溪相合,即名临海溪。山因溪名,临海山疑即今之大固山,临海立县,或即因此山为名。”从这一记载中,可以明白地看出,二溪于三江合成,流入灵江,江与溪划分标准,水清为溪,水浊为江,流入灵江后,进入州城,经大固山(龙顾山,白云山同是一座山),流向大海,大固山就是临海山,就比较确切了,其理由:一、大固山(亦称龙顾山),是临海城的名山,有着防敌之作用。《洪志》记有“高八十丈,今测高二十七丈五尺,周回五里,是州城屏障。”元兴元年临海太守辛景在此筑城,抵御孙恩。还有记载“随平陈,并临海镇於大固山,以千人护其城”。充分说明,大固山是重要防御之地,是立县的重要地理环境。二、《道史属词》记有茅盈得道於临海龙顾山,驾鹤上升。又绍兴十年高僧费得泓,又驻足此山。大固山成了名山,为立县创造了条件,当时立县,非常注重风水学,以为此地“风水好”。三、名溪得名山,有临海溪,就有临海山,才有临海县。大固山在前,定临海县在后。建临海县时,就以临海山定名,隋开皇九年(589)废郡,章安、始丰、宁海、乐安并入临海县,十一年(591)移县治于大固山。      从各方资料加起来从地理环境、地形、地势、地貌来看,“临海山”就是“大固山”与实际比较相称,也比较符合历史。临海,更不是面向海,背靠山而定名临海的。临海山是临海县的象征,它比不上泰山、淮山等名山,它有自己独特风格,挺立台州府城之西北,当今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览胜地,临海山——大固山发出了光和热。从史实看,也可把大固山正名“临海山”,临海立县以“临海山”为名。如确认“大固山”为“临海山”,可在此山立碑为“临海山”,以示后人,也为大固山增加了一道风景线。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