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斗的人物生平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4 00:38
- 提问者网友:心牵心
- 2021-01-13 12:27
左光斗的人物生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1-13 12:48
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暴毙,在位仅一个月。明光宗死后,李选侍居住在乾清宫,强迫皇长子封她为皇太后。左光斗向皇帝上疏说:“内廷有乾清宫,就象外廷有皇极殿一样,只有天子能够居住,只有皇后配天子才能够共同居住。其他嫔妃虽然可以依次进御,但不能久住,不仅为了避嫌,而且也为了区别尊卑。李选侍既不是嫡母,又不是生母,俨然居住正宫,而殿下却退居慈宁宫,不能守祭席,行大礼,名分怎么区分呢?李选待事先皇没有劝导之德,于殿下无养育之恩,这样一个人,怎么能把天子托付给她呢?殿下年已十六岁,宫内有忠诚正直的老臣相辅导,外廷有公卿诸臣相辅佐,何愁无人,还需要哺乳而抱在怀里吗?况且圣智初开,正应该不见女色,何必托付与妇人女子之手呢?如果今天不及早决断,她将借抚养为名,行专权之实。武则天之祸再出现在今天,将会有不忍言的祸害。”李选侍有专权的打算,有廷臣上疏,让李选侍先居乾清宫,然后移居慈庆宫。见到左光斗的奏疏后,李选侍大为恼怒,准备严加责罚,数次派人宣召左光斗。左光斗说:“我是天子的命官,不是天子宣召我就不去。你们是为谁宣召我呢?”李选待越发恼怒,邀明熹宗到乾清宫商议。明熹宗不愿去,派人取左光斗的奏疏来看,心里认为说得很对,催促选择时日移宫,左光斗这才免被治罪。在这时,宫廷多事,人人自危,左光斗和杨涟齐心协力,严正建议,排除宦官干扰,扶持幼主,端正皇位,出力最多。因此,朝野并称二人为“杨左”。
天启元年(1621年),左光斗再次晋升并拜官左佥都御史。这时,韩戈广、赵南星、高攀龙、杨涟、郑三俊、李邦华、魏大中诸人都身居要职,左光斗与他们志同道合,遇事大胆直言,严厉考核人物,区别流品,正直的人都依靠他们,而忌恨他的人至不能相容。 明末政治十分腐败,买卖官爵十分普遍,因而就有人趁机造假的官符印信,以诈骗钱财。从而形成以吏部为主的造假集团,为害极大。左光斗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打掉这个造假窝点,当场搜出假的官印七十余枚,逮捕假官一百余人,造假集团的幕后主使金鼎臣也被抓获处死。
由于政绩着著,左光斗被升为内阁大臣,参与朝廷内部大政方针。左光斗刚正不阿,与腐朽的阉党集团进行尖锐斗争,并主张革新除旧,渐渐在他身边聚集了一批进步势力,史称东林党,左光斗是其领袖之一。以后在反对光宗宠妃李选侍挟持太子一事中,左光斗起了很大作用,与另一位东林党人杨涟并称“杨左”。太子继位后,重用东林党,左光斗任左都御史,负责监察百官,他的政治生涯达到辉煌时期。
左光斗在为国家贮备人才方面也具有前瞻性,倡导设立“武学”和“屯学”,武学的设立,是左光斗意识到明王朝缺乏战争人才的情况,希望通过武学培养出能征善战的爱国将领。而屯学的设立,则能够解决田地荒芜问题,增加国库收入,更给贫寒之士提供一条向社会上层流通的渠道。 在明末农业衰落的背景下,左光斗尤其注重农业水利兴修,他本人也精于治水。自幼生于江淮水乡的左光斗在北方一针见血地指出:北方农业落后其弊在水利不修,当朝廷任命他负责屯田事务,他便提出了著名的因天时、地利、人情和疏浚沟渠、开设塘陂、修筑堤坝、鼓励军民屯垦的“三因十四议”,并将南方良种水稻引入北方,“北人始知其稻”。从而大大促进了北方的农业发展。
天启元年(1621年),左光斗再次晋升并拜官左佥都御史。这时,韩戈广、赵南星、高攀龙、杨涟、郑三俊、李邦华、魏大中诸人都身居要职,左光斗与他们志同道合,遇事大胆直言,严厉考核人物,区别流品,正直的人都依靠他们,而忌恨他的人至不能相容。 明末政治十分腐败,买卖官爵十分普遍,因而就有人趁机造假的官符印信,以诈骗钱财。从而形成以吏部为主的造假集团,为害极大。左光斗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打掉这个造假窝点,当场搜出假的官印七十余枚,逮捕假官一百余人,造假集团的幕后主使金鼎臣也被抓获处死。
由于政绩着著,左光斗被升为内阁大臣,参与朝廷内部大政方针。左光斗刚正不阿,与腐朽的阉党集团进行尖锐斗争,并主张革新除旧,渐渐在他身边聚集了一批进步势力,史称东林党,左光斗是其领袖之一。以后在反对光宗宠妃李选侍挟持太子一事中,左光斗起了很大作用,与另一位东林党人杨涟并称“杨左”。太子继位后,重用东林党,左光斗任左都御史,负责监察百官,他的政治生涯达到辉煌时期。
左光斗在为国家贮备人才方面也具有前瞻性,倡导设立“武学”和“屯学”,武学的设立,是左光斗意识到明王朝缺乏战争人才的情况,希望通过武学培养出能征善战的爱国将领。而屯学的设立,则能够解决田地荒芜问题,增加国库收入,更给贫寒之士提供一条向社会上层流通的渠道。 在明末农业衰落的背景下,左光斗尤其注重农业水利兴修,他本人也精于治水。自幼生于江淮水乡的左光斗在北方一针见血地指出:北方农业落后其弊在水利不修,当朝廷任命他负责屯田事务,他便提出了著名的因天时、地利、人情和疏浚沟渠、开设塘陂、修筑堤坝、鼓励军民屯垦的“三因十四议”,并将南方良种水稻引入北方,“北人始知其稻”。从而大大促进了北方的农业发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