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钓鱼技巧 如何判断窝中是否有鱼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23:59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1-02 16:14
钓鱼技巧 如何判断窝中是否有鱼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01-10 05:28
你问的这个情况,
人在岸上肯定是看不出来的,
只能根据有没有鱼上钩来判断,
假如窝里有鱼,
但是不来吃你的鱼饵也是等于零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1-10 05:51
一、观察水面是否有鱼翻花   我们在垂钓中,需要时刻留意钓点附近的水面。风平浪静的天气下,如果发现水面有水波纹交织、水花翻动或是突然有较大的涟漪时,这些现象说明钓点周边的中上层水域有鱼类搅动水面或是翻花。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其实是很容易区分开大体型鱼类和小体形鱼类翻花的。   当我们确定钓点周边有大体型鱼类翻花之后,要进一步尝试区分它是不是我们想要垂钓的目标鱼,因为水表的鱼类翻花多是中上层鱼类,假如我们想要垂钓中下层的鲫、鲤等鱼类时,成群的鲢鳙鱼闹窝是令钓手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鲢鳙鱼在水表翻花时通常会把半个身或是背鳍露出水面,之后头部入水时会发出沉闷的“咕咚”声,泛出的水花偏大,过程快。有时鲢鳙鱼还会用尾巴“啪啪”的击打水面,声音相对小且清脆,泛起的水花小。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有较多的鲢鳙鱼浮在水表面时,经常会突然加速的在水面上互相追逐,搅动的涟漪非常明显。   鲤鱼翻花会跃出水面,有时甚至会整个跃出水的表面,这有点类似于鲤鱼跳龙门的现象。当它入水时由于尾部击打水面会发出极大的“啪啪“的声。当我们发现有鱼类在钓点周边翻花时,就要提起精神来准备战斗了。   二、观察水的浑浊度和水草   当我们在浅水区域垂钓时,俗话说“水清则无鱼“,浅水区域里,有鱼群聚集的地方大多水色会相对浑浊一些。首先相对浑浊的水体,会保证水底光线较弱,鱼类可以较好的隐蔽自身,不会被掠食者捕杀。其次是因为鲫鱼、鲤鱼这类底息鱼一般都是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的,常常在淤泥中掘食、搅动,会使得水底的污泥被搅动起来。   当我们在浅水区域垂钓时,尽量挑选光线较弱的暗水区、水色相对浑浊的区域,这些都是渔获的保障。   有时我们野钓中会选择有水生植物的周边作为钓点,这也就是“钓鱼钓草”的原因。水中有比较密集的水生植物时,鱼类藏身其中,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屏障。同时水生植物有极强的光合作用,为鱼类提供氧气。一般来说水生植物较为密集的地方,鱼群比较密集。   当我们选择有水草、水葫芦、浮萍甚至是树枝等杂物等钓点做钓时,鱼类游动时会使得这些植物晃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钓点周围是否有鱼。   三、观察小鱼闹钩的情况   以小编的垂钓经验来看,尤其是野外垂钓时,同等大小个体的相同鱼种,往往会成群聚集,尤其是当这种鱼类体形较小时更为明显,因为这种聚群的行为是生物躲避天敌攻击的一种有效手段。小鲫鱼是最爱聚群觅食游动的,但是比较大个体的鱼习惯单独行动,因为个体越大的鱼对食物的需求量越大,与其它个体的鱼在一起活动、觅食的话不容易吃到足够的食物。这是我们在野钓时经常发现的,往往小鲫鱼进窝就是一群,而相对大一些的鲫鱼、鲤鱼则通常是偶尔才会碰到几尾。   当我们在野外垂钓大体型目标鱼时,往往先要经历的是蝗虫般的小杂鱼闹窝,这时的漂像会非常混乱,使人心烦意乱。但是笔者的经验是: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包括天气因素、钓位因素、饵料因素、浮漂调钓等因素)没问题时,一定要沉住气,即使小杂鱼闹的再疯狂,我们也要尝试垂钓一段时间,通过不断的抛投饵料来诱惑大体型目标鱼进窝。当我们发现原本混乱的漂像趋于安静时,一定要盯紧浮漂,打起精神,令人激动的目标鱼很可能已经到窝子周围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