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苇叶青,芦花白》的阅读题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7 14:17
  • 提问者网友:且恨且铭记
  • 2021-04-27 08:59

《苇叶青,芦花白》(散文)

●文/梁红星

在老家的堂屋旁,有一池水塘,因其形状呈三角形,村里的人便叫它“三尖塘”。好象没人清楚“三尖塘”的中央何时隆起了一个小土堆,没人知道小土堆何时变得越来越大。也没人注意土堆上何时就长满了芦苇。反正每到春天,苇芽子和俺家屋山北头的竹子一样,一场春雨过后,或粗或细地从土堆里便拱了出来。仿佛一夜间,芦苇就长得比俺们这些孩子们还要高。

每年端午节到来之前,正是芦苇疯长的季节,这时的苇叶绿得泛着油光。一大早村里的女人们便拿着镰刀来“三尖塘”选苇叶,在“三尖塘”里洗涮干净后,准备回家包粽子用。

乡下的孩子不懂啥叫规矩,个个都很顽皮,越是大人不让做的事情,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偏偏要去做。下了学,书包往家一扔,俺们就一起跑到“三尖塘”里玩耍。从塘边 “一猛子”扎下去就能游到塘中的芦苇丛里。在芦苇丛里不是捉迷藏,就是抽出芦苇芯做苇笛,做成的苇笛吹起来声音很脆,也很好听。但做为小孩子俺们并不知道拔出苇芯后芦苇就会死去,只是觉得好玩而已。如果被村上的大人们看到了,就免不了要挨上一顿臭骂,“死孩羔子,哪不好玩非要往那里钻,把个好端端的苇子都踩断了……”

春去苇叶青,秋来芦花白。芦花初开的时候像个少女,一簇簇羞羞答答地低垂着芦絮。不久便张扬了起来,芦苇们像一群胜利的士兵,一个个高挺着“脖子”,晃动着灰里泛白的芦花,显摆着自己的成熟。说实在的,俺一点都不喜欢芦花,一开始灰头土脸,到了成熟季节又变得花白花白,像俺村“大瞎子”的少白头,一点都不好看。就是这不起眼的芦花却温暖着俺儿时的乡村。

小时候,人们的日子过得很苦,很少有人家愿意买鞋子穿,都是女人们就着油灯纳底子绱鞋,一双布鞋做出来,就算手快的女人也要用上十天半个月。摊上谁家孩子多穿鞋费,女人们做的鞋就供不上孩子们穿。于是,村里有手巧的男人便开始用芦花扎鞋,人们把这种鞋叫做“麻窝子”。用芦花扎出来的“麻窝子”,穿在脚上可暖和啦,还可以穿着踏雪踩水,一个冬天的脚都不会挨冻。就算有人能买得起布棉鞋,可又有谁愿意穿着买的鞋雪里雨里地踩呢。热心肠的光华叔是村里扎“麻窝子”的一把好手,秋闲里村里就开始有人拿着芦花请他帮忙给孩子扎“麻窝子”,光华叔都是有求必应从不拒绝。小时候,俺和弟弟都穿过他给俺扎的“麻窝子”,可暖和了。

其实芦苇的价值并非仅此,村里的人们都是用芦苇秸来缮屋脊,说是会冬暖夏凉。还有手巧的人,用苇蔑编苇席。像秫秸一样的芦苇经过一番泡、剖、顺、轧等工序,便可以用做编苇席的原料了。织出来的苇席还能拿到集市上去卖,在那时一张苇席能卖上三四块钱。

如今的故乡已不同于昨,“三尖塘”已没有了踪迹,一辈辈伴着俺们的庄稼地已被国家征收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钻井,一座年产500万吨的特大型煤矿——口孜东矿悄然在耸立在俺村的旧址上,随着口孜东矿的投产,相信俺村的日子会过得更美好。

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俺时常会想起那童年时的老屋,想起老屋旁的“三尖塘”,想起那生长在“三尖塘”里的芦苇,还有光华叔扎的毛茸茸的“麻窝子”……

16.文章第一小节描写“三尖塘”名字的由来有什么作用?

17.调皮的孩子们总喜欢恶作剧地拔掉苇芯做苇笛,为什么会遭到大人们臭骂?

18.阅读文中的“芦花出开的时候像个少女,一簇簇羞羞答答地低垂着芦絮。不久便张扬了起来,芦苇们像一群胜利的士兵,一个个高挺着“脖子”,晃动着灰里泛白的芦花,显摆着自己的成熟”,并分析其语言特色。

19.第四段中的“就是这不起眼的芦花却温暖着俺儿时的乡村”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文章末尾说,虽已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作者却时常想起生长在“三尖塘”里的芦苇,请说说这是什么原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4-27 09:58
不知道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4-27 11:33

1.解释说明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