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历史是颜回的真正死因(求详细信息)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4 08:26
  • 提问者网友:浪荡绅士
  • 2021-04-24 01:52
历史是颜回的真正死因(求详细信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4-24 02:46
元前481年,那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末年,鲁国哀公执政的第14个年头。鲁国的一个学者走了。在一片不安静的气氛中,他安静的离开了人世。他,就是颜回。
史记里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则亡。’”
通过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颜回好学,但短命而死,而且二十九岁时头白就全白了。在这里重复的早死和短命的字眼,再加上这个二十九岁三个字,很容易让我们以为颜回是29岁时死的。如果真是29岁时死的话,那的确不算长命。不过,颜回死时,却已经活过了人生的41个年头。
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他比孔子小30岁,意味着孔子30岁时他才出生,他跟他父亲颜路,在不同的时期拜在孔子的门下。但父子俩都很贫穷,以至颜回死时他父亲请求孔子卖车来替他儿子买棺材安葬颜回。虽然被孔子拒绝了,但却这那段文字资料可以看出,颜回是死在孔子的儿子伯鱼之后,伯鱼只活了50岁。我们从《史记·孔子世家》中可以看到,颜回死于鲁哀公十四年春天,第二年他的同学子路死去,接着第三年春天孔子以73岁高龄病逝,据说是悲伤过度而死的。那么我们可以推算出颜回应该是41岁死的。用孔子的话说,死时已过了不惑之年,也就算不得早死、短命了。
    颜回死后,孔子很伤心。他哭得十分悲痛“天丧予,天丧予。”一向比较拘谨的孔夫子现在像个小孩子一样的展现出了他的真性情。“老天爷要我的命啊,老天爷要我的命啊!”当别人都劝他不必过分悲伤时,他说:“我不为他悲伤我还能为谁悲伤呢?”但是当颜回的父亲请求他把车卖掉以为颜回买棺椁时,却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孔子说“无论有没有才能都是儿子,我的儿子伯鱼死的时候,也就是用简单的棺材盛殓的,没有使用椁。我不能卖了车为他买椁,因为我以前做过大夫,是不能出去步行的。”
而当其他人请求厚葬颜回时,同样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当后来人们不听他的劝阻厚葬了颜回后,孔子反而于心不安。像自己犯了过错一样,在颜回的灵柩前忏悔着:“颜回呀,你把我当父亲一样的看待,可是我却不能像儿子一样对待你。这不是我的意思啊,这是那些学生要这样做的。”
为什么厚葬颜回,孔子反而觉得对不起他呢?
记得有一次颜回与子路陪侍在孔子身边时,孔子曾问他们有什么追求。颜回说“无伐善,无施劳”既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平平淡淡就好。颜回的一生是安贫乐道的。“一箪食,一瓢钦,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还会在乎自己死后葬的是棺还是椁吗?他曾向孔子请教“仁”的道理,孔子说要做到仁就要求自己言行必须符合礼,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别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了。要做到“仁“,全在于自己,哪能依靠别人呢?
也许,孔子觉得这一切都违背了颜回的本意,或者让颜回的人格蒙羞。似乎其他弟子包括颜回的父亲,都不能理解颜回。而唯一能理解颜回的人,只有他的老师孔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4-24 03:13
元前481年,那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末年,鲁国哀公执政的第14个年头。鲁国的一个学者走了。在一片不安静的气氛中,他安静的离开了人世。他,就是颜回。 史记里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则亡。’” 通过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颜回好学,但短命而死,而且二十九岁时头白就全白了。在这里重复的早死和短命的字眼,再加上这个二十九岁三个字,很容易让我们以为颜回是29岁时死的。如果真是29岁时死的话,那的确不算长命。不过,颜回死时,却已经活过了人生的41个年头。 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他比孔子小30岁,意味着孔子30岁时他才出生,他跟他父亲颜路,在不同的时期拜在孔子的门下。但父子俩都很贫穷,以至颜回死时他父亲请求孔子卖车来替他儿子买棺材安葬颜回。虽然被孔子拒绝了,但却这那段文字资料可以看出,颜回是死在孔子的儿子伯鱼之后,伯鱼只活了50岁。我们从《史记·孔子世家》中可以看到,颜回死于鲁哀公十四年春天,第二年他的同学子路死去,接着第三年春天孔子以73岁高龄病逝,据说是悲伤过度而死的。那么我们可以推算出颜回应该是41岁死的。用孔子的话说,死时已过了不惑之年,也就算不得早死、短命了。     颜回死后,孔子很伤心。他哭得十分悲痛“天丧予,天丧予。”一向比较拘谨的孔夫子现在像个小孩子一样的展现出了他的真性情。“老天爷要我的命啊,老天爷要我的命啊!”当别人都劝他不必过分悲伤时,他说:“我不为他悲伤我还能为谁悲伤呢?”但是当颜回的父亲请求他把车卖掉以为颜回买棺椁时,却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孔子说“无论有没有才能都是儿子,我的儿子伯鱼死的时候,也就是用简单的棺材盛殓的,没有使用椁。我不能卖了车为他买椁,因为我以前做过大夫,是不能出去步行的。” 而当其他人请求厚葬颜回时,同样遭到了孔子的反对。当后来人们不听他的劝阻厚葬了颜回后,孔子反而于心不安。像自己犯了过错一样,在颜回的灵柩前忏悔着:“颜回呀,你把我当父亲一样的看待,可是我却不能像儿子一样对待你。这不是我的意思啊,这是那些学生要这样做的。” 为什么厚葬颜回,孔子反而觉得对不起他呢? 记得有一次颜回与子路陪侍在孔子身边时,孔子曾问他们有什么追求。颜回说“无伐善,无施劳”既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平平淡淡就好。颜回的一生是安贫乐道的。“一箪食,一瓢钦,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还会在乎自己死后葬的是棺还是椁吗?他曾向孔子请教“仁”的道理,孔子说要做到仁就要求自己言行必须符合礼,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别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了。要做到“仁“,全在于自己,哪能依靠别人呢? 也许,孔子觉得这一切都违背了颜回的本意,或者让颜回的人格蒙羞。似乎其他弟子包括颜回的父亲,都不能理解颜回。而唯一能理解颜回的人,只有他的老师孔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