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是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9 15:47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12-29 08:01
教学目标是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12-29 09:20
课堂教学中要实施、落实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教师首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一、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全面、明确、合理,所谓全面,是指要体现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全面不能理解成面面俱到,而要根据课文特点有所侧重.所谓明确,是指在文字表述上,内容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要清楚明白,以便于掌控,便于检测.所谓合理,是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规定,不能超标,也不能低标,又要符合课文的特点,还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
《军神》这一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不悦、微微颤抖、勉强一笑等词语.
3、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词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4、能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感悟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二、要合理地划分课时任务.
《军神》一课,教学参考用书上建议教3课时.怎样切分课时任务呢?我认为,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读课文,要将课文读准,读通,读顺,长句子要能不丢字、不添字、不加字,要顺畅自然.在读的过程中,识好字,学好词.通过读,要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进而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还要有所思,有所疑,有所感,有所悟,向老师或同学提出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交流自己初步的感悟和体会.这样就为下一步的精读、品味打好了基础,作好了铺垫.第二课时,主要是选准适当的切入口,深入文本,披文入境入情,体验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这是第一个回合.然后,返顾全文,揣摩、领悟作者在本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即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这是第二个回合.(这就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所谓的在课文中走两个来回.)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指导学生读好重点段落和人物对话,并布置学生收集刘伯承将军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早年的革命经历,将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第三课时,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可先让学生交流课下收集到的资料,一方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然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进行书写指导,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增加语言积累;还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三、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确保实现目标要求
1、落实字词教学目标
中年级的字词教学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军神》一课中,要求学会的生字是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也是10个.怎样去落实识字目标呢?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数.在初读阶段,要让学生圈画出这些生字,一一地认读,可以和同桌相互交流,着力解决字音,教师出示相关词组检查学生读书学习生字情况;再读时,放手让学生凭借个人的学力,运用已经学得的识字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理解这些生字及词语,着力解决字义;在练习时,再指导学生细致地分析字形,写好要求学会的生字,着力解决字形.这样分步实施,有序,有度,有效,有利于打牢学生语文的基本功.当然,这种程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就成了程式化的东西.比如,在介绍刘伯承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读准生字承(chénɡ)的同时,观察承的笔画组成,中间的了字上是三横,不能写成两横,左边是横撇,右边是一撇一捺,不是撇折.
词语教学又该如何实......余下全文>>
一、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全面、明确、合理,所谓全面,是指要体现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全面不能理解成面面俱到,而要根据课文特点有所侧重.所谓明确,是指在文字表述上,内容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要清楚明白,以便于掌控,便于检测.所谓合理,是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规定,不能超标,也不能低标,又要符合课文的特点,还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
《军神》这一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不悦、微微颤抖、勉强一笑等词语.
3、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词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4、能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感悟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二、要合理地划分课时任务.
《军神》一课,教学参考用书上建议教3课时.怎样切分课时任务呢?我认为,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读课文,要将课文读准,读通,读顺,长句子要能不丢字、不添字、不加字,要顺畅自然.在读的过程中,识好字,学好词.通过读,要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进而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还要有所思,有所疑,有所感,有所悟,向老师或同学提出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交流自己初步的感悟和体会.这样就为下一步的精读、品味打好了基础,作好了铺垫.第二课时,主要是选准适当的切入口,深入文本,披文入境入情,体验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这是第一个回合.然后,返顾全文,揣摩、领悟作者在本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即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这是第二个回合.(这就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所谓的在课文中走两个来回.)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指导学生读好重点段落和人物对话,并布置学生收集刘伯承将军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早年的革命经历,将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第三课时,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可先让学生交流课下收集到的资料,一方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然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进行书写指导,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增加语言积累;还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三、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确保实现目标要求
1、落实字词教学目标
中年级的字词教学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军神》一课中,要求学会的生字是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也是10个.怎样去落实识字目标呢?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数.在初读阶段,要让学生圈画出这些生字,一一地认读,可以和同桌相互交流,着力解决字音,教师出示相关词组检查学生读书学习生字情况;再读时,放手让学生凭借个人的学力,运用已经学得的识字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理解这些生字及词语,着力解决字义;在练习时,再指导学生细致地分析字形,写好要求学会的生字,着力解决字形.这样分步实施,有序,有度,有效,有利于打牢学生语文的基本功.当然,这种程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就成了程式化的东西.比如,在介绍刘伯承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读准生字承(chénɡ)的同时,观察承的笔画组成,中间的了字上是三横,不能写成两横,左边是横撇,右边是一撇一捺,不是撇折.
词语教学又该如何实......余下全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12-29 09:31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