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季栋梁《上庄记》1000多字读后感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5 18:32
  • 提问者网友:無理詩人
  • 2021-01-15 06:53
季栋梁《上庄记》1000多字读后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1-15 07:43
季栋梁《上庄记》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一中篇小说——《上庄记》,故事很简单,讲了在一个穷困的小山村里,每个孩子都那么渴望接受教育,于是老村长每年都央求扶贫干部在这个村子里当老师,完成扶贫任务的故事。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让我来来回回翻了好几遍。故事的优秀除了题材新颖,细节刻画处理入木三分外,这一扶贫干部对这个村子里的孩子所投入的热情,还让我无比的、由衷的敬佩。
扶贫干部在年前就接到老村长的电话,并确定会下去扶贫,连正月十五都没过,就被老村长催着穿过宛若鸡肠的小道,来到这么个小山村。“现在一家就一个两个娃,对娃念书看得越来越重了,谁也不愿意娃大了和老子一样打牛后截。”这是这个村子里人的想法,不论老、少、女人。本来扶贫干部去扶贫是为了从上面争取项目,带动乡亲们致富。可扶了十几年都这样,扶跟不扶一样,山里条件差,老天爷都不下雨,谁也没治。于是乎把娃娃们教了就是最好的扶贫项目。
对这个学校,这个老师,村子里所有的人都是崇敬的,大家轮流往老师的缸里用驴车从很远的山洼里运泉水回来;看见老师都要留老师在自己家里吃上一顿饭,并宰了老土鸡;那么纯真、质朴的感情,让人不忍去拒绝。每位家长都用全部的身心为着孩子,有腿瘸着、老婆跑了的单身爸爸李谷;有独自一人带着两双胞胎的单身妈妈盼香;有爸爸一条腿、妈妈一条臂的顾小军家庭,等等,他们都用着自己所有的办法来挣钱并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
到了枸杞成熟季节,老村长带着娃娃们往南边摘枸杞,只为了能多添点收入,并给村里集挖水窑的钱。
看着这些,我无法不动容,咱们生活的环境比他们不是好上多少倍的问题,而且根本都没法比。我们有好的校舍、好的老师、好的条件、好的一切的一切,但好的环境未必就能带来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缺少吃苦耐劳的能力、温厚重情的性格。在穷困的山村里,人们渴望教育,他们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落后面貌。再看我们的孩子们,在获得良好资源的同时,他们又视教育、学习为一种负担。是我们的孩子们不爱学习了,还是我们对孩子教育的要求太高了,还是教育内容让孩子们觉得没兴趣……我们的教育有了些许功利的色彩,一味的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所谓教育质量指的究竟是什么? 仅仅是成绩吗?怎样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取得在学习中的热情,真正能通过教育来提高下一代国民的素质,是我们要正确面对的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