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代电影那些晚上巡逻的为什么都要用锣鼓敲打而且还喊口号天干雾燥,小心火烛这是什么意思啊!

答案:4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8 04:08
  • 提问者网友:留有余香
  • 2021-02-07 16:18
古代电影那些晚上巡逻的为什么都要用锣鼓敲打而且还喊口号天干雾燥,小心火烛这是什么意思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慌
  • 2021-02-07 16:26
打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
更夫也俗称打更的。
人们常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晚上咚!咚!咚!——“鸣锣通知,关好门窗,小心火烛!
”咚!咚!咚!——“寒潮来临,关灯关门!”
咚!咚!咚!——“早睡早起,锻炼身体!”的情意,这就是打更。

打更是个较为普遍的职业。在古代,人们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
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农村城镇都有打更的。
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
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
人们都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
解放后,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钟表的普及,
人们对时间的要求远非打更可以满足了。自然而然的,打更这门古老职业也就逐渐消失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2-07 18:23
这是更夫在打更报时。在古代,人们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农村城镇都有打更的。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人们都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解放后,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对时间的要求远非打更可以满足了。自然而然的,打更这门古老职业也就逐渐消失了。  打落更(即晚上七点)时,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打二更(晚上九点),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三更(晚上十一点)时,要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   打四更(凌晨一点)时,要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五更(凌晨三点)时,一慢四快,声音台“咚——咚!咚!咚!咚!”。   总体来说是由慢到快,连打三趟便收更结束。但为什么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时)呢?因为古人早睡早起,五更一过便开始起床做家务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嘛,就连皇帝也在五更天便开始准备上朝了。另外,还有种说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时不宜惊动他们以免影响他们回不到阴间而在阳间为祸,当然,这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了。
  • 2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2-07 18:08
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就是说,天气比较干燥,要谨慎用火。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火灾。
  • 3楼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2-07 17:37
这叫做打更,即就是用来抱时辰的,每个时辰敲得不同。另外也有防盗作用,天干雾燥,小心火烛只是随口喊得口语,古代不都用蜡烛嘛,让他们别把家烧了,不一定喊这个,只是电影里这么互相模仿。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