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器的由来历史
- 提问者网友:绫月
- 2021-05-05 03:22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大漠
- 2021-05-05 03:45
- 1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5-05 03:58
拔罐疗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渐总结和发展起来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古人当时多以牛、羊的角作为工具,故称其为“角法”。据专家们考证,大约在公元前第三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拔罐治疗疾病的方法。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了对于角法的记述。 在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中,已明确记录了角法的用法以及角器的制做方法。至唐朝(公元752年),在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已明确记录了拔罐疗法在外科之中的应用,同时还绘制了彩色经络穴位图《明堂孔穴图》,第一次将拔罐疗法同经穴联系在一起。 宋代医家亦以竹筒为工具,而将拔罐的适应证扩大到内科疾病。明代医家将中药竹筒用于临床,把辩证用药与拔罐疗法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疗效 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中,专列了《火气罐》一节,明确说明:"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但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倾,火力尽自落,肉上红晕,罐中有水气出。”同时,对火罐的形状,火罐的应用范围,火罐的出处,火罐的大小,火罐的适应证,火罐的使用方法等,都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在书中还指出火罐可治风寒、头痛及风痹、眩晕等症。这是第一部对于拔罐疗法有了比较详细、完整的医学论著,使拔罐疗法得以总结规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拔罐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同疾病的斗争中,经过不断总结、逐渐积累起来的医疗方法,是传统中医学中的一颗明珠。具有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简便安全、容易操作、适应广泛、疗效稳定、设备简单、对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特点,是一种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很有前途的一种单纯物理疗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对民间疗法的发掘、整理、研究和提高,使得拔罐这种没有化学疗法副作用的物理疗法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如今,不仅拔罐方法多种多样,而且扩展至与磁疗、电疗、按摩、针灸、刮痧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扩大了拔罐的适应证,使拔罐疗法发挥更的作用。拔罐疗法还被传授到日本、朝鲜、俄罗斯、法国、美国、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造福于世界人民。 拔罐疗法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完善与提高,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简、便、廉、验、效、无副作用等优点,更使人们乐于使用,因此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