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时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1)然。
注:(1)信:确实,的确。
1.联系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2分)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4)诸儿竞走取之( )
2.在下列句中括号里填上省略了的成份。(2分)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 )则如盘盂。
(3)见道旁李树多子,( )折枝。
(4)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
译文:
4.两小儿争论的是什么问题?(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5.其他的小孩都跑去抢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