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生活北区的保护文物青砖镬耳屋是什么来头?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5-14 16:47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5-14 18:24
应该是康有为故居
正午的苏村一派安适宁静,隐隐约约远处猫狗的叫声回荡在干净的空气里。路边的榕树下,几位老太太坐在小板凳上乘凉,小孩子依偎在她们身旁,家养的狗懒洋洋地趴在各自家门口前。
村子深处,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清晰地刻着康有为毕生所追求的理想——“大同”。走进“大同”牌坊,如同徜徉在时光之中,一切都是安静凝固的,康有为青少年时代所有的故事都留在这里斑驳的石头上,曲折的小巷中,古老的宅门内。
经过后期的重建和修葺,康有为故居由纪念馆、故居、康氏宗祠、澹如楼等主要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故居外的池塘边还存有康有为登进士后所立的一对“旗杆夹”。池塘附近,是旧日的康氏宗祠、七松轩和澹如楼遗址。七松轩和澹如楼是康有为叔祖康国器建造的,楼上广置图书,康有为小时常来这里阅读。
村里的老人告诉说,这里以前住的都是康姓的人,但由于年代久远,现在村里的康姓人家越来越少,只剩下不到十户,可是每到节庆或办喜事的时候,康姓的人都会从各处返回重建的康氏宗祠庆祝或祭拜祖先。
在一片外墙亮丽的新建楼房中,一间古老的青砖镬耳屋尤为显眼,别有小院幽深的味道。这里是康有为诞生和成长的地方,一间一厅、两房、两廊的青砖镬耳屋,是珠江三角洲典型的清代农村住宅。至今保存完好的老屋采用青砖墙橼木结构,凝重古朴。大厅用黑色木板搭建了阁楼,两廊中间留有天井,古屋采光足通风好,冬暖夏凉,环境非常舒适。
康有为故居原名“延香老屋”,康有为出生时,祖父曾作诗“书香再世汝应延”,表达了祖辈希望康有为能延续书香的心愿。延香老屋始建于清代中叶,至康有为时,康氏家庭已在老屋住了五代人,所以康有为又称之为“百年旧宅”。在这座故居中,康有为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饱读中西书籍,初步形成了维新思想体系,并在此处撰写了至今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论著《大同书》初稿。
漫步于康有为纪念馆里,看到了不同时期的康有为:少年时在家乡钻研国学吸取西学孜孜不倦;青年时在广州办万木草堂亲授新学变法之道;中年时在北京松筠庵彻夜疾书拟奏折提出变法纲领;在颐和园勤政殿慷慨陈词历数变法之策……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记载,感受着当年康有为的思想与生活,体味着并未远去的历史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