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鲫鱼鱼刺多吗,为什么有的鱼有很多特别小的小刺?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4 05:03
  • 提问者网友:伴风望海
  • 2021-05-13 08:37
鲫鱼鱼刺多吗,为什么有的鱼有很多特别小的小刺?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5-13 10:01
这些小刺的学名叫做肌间骨,见于早近真骨鱼类,如鲱形目及鲤形目等,它是分布于椎体两侧肌隔中的小骨 [1] 。我国淡水主要的养殖鱼类,包括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在内的鲤科鱼类,普遍存在肌间骨。鱼为什么要有肌间骨,这个问题目前在研究上还没有定论。但是通过不断地分析比较,科学家发现了一些规律:在真骨鱼类里,随着鱼类由简单向复杂的演化,肌间骨也发生了变化,其数量先增多,然后逐渐减少,直到进化的某一阶段而完全消失。比如真骨鱼类中较早近的海鳗(鳗形目),它的肌间骨是所有鱼类中最多的;到了比较晚近的鲤鱼、鲢鱼(鲤形目),数量已经有所下降;到了更晚近的鲶鱼(鲇形目),已经几乎完全没有肌间骨 [2] 。可以说:肌间骨的出现与消失,是真骨鱼类演化过程中的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其背后是基因变异和环境选择的共同影响。由于肌间骨与鱼类的演化过程关系如此密切,一些科学家推测它在鱼类的适应环境、逃避天敌等过程中,很可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其背后真正的机制,目前科学界仍没有确定的解答。有学者认为,肌间骨的主要作用应是支撑肌肉,肉质比较疏松的鱼类不仅肌间骨数目相对较多,肌间骨上的分枝也较多,如鲢、鳙,甚至出现复杂的树状分枝。同时肌间骨可能与肌肉力量的传导有关,研究表明,肌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鱼类,其肌肉力量的传导可能更多地靠肌纤维,而借助肌间骨进行肌肉力量传导的要求比其它鱼低,因而其肌间骨的数目也较少 [3] 。也有研究者发现:肌间骨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植食性鱼类的力量 [4] 。也许肌间骨在演化的历史长河中,曾帮助这些小鱼逃脱大鱼之口。但这些也只是推测。总之,肌间骨的成因仍有争论,国内外的研究尚在进行之中。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展示了动物演化中的复杂与多样。参考文献:[1] Patterson & Johnson 1995. The intermuscular bones and ligaments of teleostean fishes.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2] 吕耀平等 2007. 低等真骨鱼类肌间骨的比较分析. 水产学报[3] 董在杰等 2006. 几种常见鲤科养殖鱼类肌间刺的初步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4] Danos & Staab 2010. Can mechanical forces be responsible for novel bon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n fishes?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