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提高社会性合作能力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17:28
- 提问者网友:杀手的诗
- 2021-03-04 08:08
如何让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提高社会性合作能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woshuo
- 2021-03-04 08:32
二、区域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交往技能发展的方式 (一)为幼儿创设愉快宽松、吸引幼儿的游戏活动情境. 幼儿只有在自己喜欢的氛围里才会感到轻松自在,才会更好的展现自己,表露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良好的环境首先有利于幼儿同伴间和谐愉悦的关系的形成,为幼儿间友好的交往做下了铺垫,幼儿与人交往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 下面以案例来说明。 案例一:我班的娃娃家以粉色为基调,让家中的爸爸妈妈感觉温暖。幼儿扮演的是系着领带的爸爸,和带着头巾的妈妈一起摆放好餐具、锅灶,烧好饭后,妈妈在喂娃娃喝牛奶、吃饭等,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看电视,一幅温暖的居家情景。这是你去做客的话,爸爸妈妈会说“请你喝水,吃好吃的。”语气很亲切、热情。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能更好的表现自己的角色,他已经将自己看成了正真的爸爸妈妈。与客人的交流,是一种愉悦的交往关系,幼儿充分地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很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正是这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交往机会,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二)游戏活动的内容的设置,为幼儿所熟悉并能吸引幼儿 区域游戏活动之所以为幼儿所喜欢正是由于它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是他们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一方面幼儿满足了自己的社会需要,一方面在这样的情境积极调动了幼儿交往的自主性。幼儿可以结合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问题时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提高交往能力的同时也体验到自我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这正是幼儿运用语言,提高社会交往技能的实际练习。角色间的对话、问题的解决等无不实现着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的提高。下面以案例说明。 案例一:有人去”果果奶站”买牛奶,奶站的工作人员说:“请你拿出会员卡” 如果没有会员卡的话你就不能买东西。如果你硬要拿东西的话,保安会出来制止。幼儿很喜欢这个游戏。他们通过与客人的对话,遇见不同的客人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与客人发生矛盾时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这一系列的游戏过程,有力的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三)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以游戏角色身份参与及时示范引导。 因为每个幼儿的兴趣、自主性及交往能力等各不相同,在游戏中会出现一些幼儿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需要老师的参与。引导幼儿合理的解决问题。幼儿的许多交往是需要老师的引导,教师及时的恰当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以案例说明。 案例一::幼儿在娃娃家中爸爸妈妈争抢着出去逛超市,谁也不愿呆在家里。我轻轻的走到他们家,说:“你们家真干净是谁打扫的”“妈妈”爸爸大声说道。“还是妈妈勤劳,你们家的地板有块黑点,谁去买点84回来呀?”妈妈说道:“让爸爸去吧,我还要打扫卫生呢。”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看到老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参与、及时引导,可以很好的帮助幼儿解决矛盾。可见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的及时的引导能很好的促进幼儿间的交往,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在小班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是自在的、快乐的。他们不断与人、事物打交道,不断传达、接收同伴的信息,在发生矛盾与解决矛盾中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从而不断学习并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技能。 愿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提高社会交往技能的同时身心获得快乐,健康的成长!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鱼芗
- 2021-03-04 10:11
儿童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发展依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当儿童开始与周围的人共同生活就开始了他的社会性的发展。三岁的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已不限于与亲近的人而在与同伴的关系上。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可以扩大他们的生活圈子,让他们交结伙伴、学习交往与相处、增长认识和交往能力。但这时的儿童又有强烈的依恋情感,表现在时刻离不开他亲近的人,因此我们要帮助幼儿很好的度过这一难关,既要满足他有和同伴在一起的需要,又要让他消除与亲人分离的焦虑、不安全感。通过家园双方共同努力,使幼儿尽快尽早的适应新生活,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做好小班幼儿入园引导工作。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如果能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必将进一步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加强和信任感的培养,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安排家长带幼儿来园玩,与老师见面、交谈,送给每个幼儿一份作标志用的粘贴纸,带孩子在班上在杯子格、毛巾架、卫生栏等地方贴上自己的标志,并嘱咐幼儿把最后一张粘贴纸带回家帖在以后上幼儿园时必带的布条上,让家长带孩子在园里逛逛、熟悉环境。老师逐一到每个幼儿家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了解孩子、与孩子亲近、交谈做朋友。让每个孩子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进园,幼儿入园后老师带领幼儿在园内参观、玩耍、观察幼儿园的环境,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抚来打动孩子的心,引起孩子愉快的情感反应,尽快使孩子们把对家长的依恋转移到自己身上来,尽快减轻孩子们的分离焦虑。
激发幼儿的分享行为。刚入园时不少幼儿都是这样的:紧紧的抱着自己带来的玩具,不让别人碰一下,生怕被人夺了去似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好玩的玩具”的活动,老师先把几件自己带来的玩具介绍给小朋友玩,再请几名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玩具,启发引导他们拿自己的玩具和老师或同伴一起玩,或同伴之间交换玩。体验分享的快乐,孩子们带来的图书,我们也引导他们放在一起,大家下课时任意拿自己喜欢的图书看,让幼儿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与好处。秋游时,引导幼儿与别人分享食物,促使幼儿之间相互交往,增进同伴之问的友情。班上的加力、静珏、志鑫、辰枫等幼儿较内向、不合群、不能积极的参与集体活动,经常自己玩自己的,不与别人交流,我们有意识地亲近他们,引导其他小朋友把自己的玩具介绍给他们玩,鼓励他们也让同伴们玩他们的玩具,与同伴交往。现在,他们的性格已比原来开朗多了,能与同伴们玩在一起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