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接近中考,完成习题(2005年黑龙江中考题)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17:36
  • 提问者网友:末路
  • 2021-01-27 00:54
接近中考,完成习题(2005年黑龙江中考题)流逝的古典  ①温习一下这随手(1)(A.得来 B.撷来 C.拿来)的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②那样明亮的户外,那样的四季,那样的江河岳脉——若荷尔德林之“诗意的栖居”成立的话,至少这洁净的山光水色乃必需的吧。可是,它们今天又在哪儿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月寂静……今安在?  ③从自然的角度讲,古人的世界要比现代人丰富得多,健康而优雅得多。地球上自几十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生物物种的诞生、进化、灭绝就不断上演,物种灭绝本属自然进化之正常,但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灭绝速度大大加快。自然状态下的物种灭绝极为缓慢,而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灭绝速度要比2000年前快上近千倍。这是一种远高于自然速度的“工业速度”——这分明是“屠杀”!  ④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地(2)(A.化作 B.成为 C.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活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视野中被硬硬撕掉,被生生扯去?多少诗词风景像“广陵散”般成为了遥远的绝响?  ⑤“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涟漪”……我在抚摸这些《诗经》句子的时候,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疼痛和战栗。因为就在模拟那份远古“现场”的同时,我骤然被一个念头惊醒:她已永远不属于我们了——永远!那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最和谐的“蜜月之岁”,永远同我们告别了。或者说,我们杀害了她。  ⑥阅读竟成了告别,竟成了永诀和追悼。难道人类不应为此哭泣吗?  ⑦语文教材中的众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黄山,还是临赤壁、游洞庭……除了传递水墨画般的自然意境外,更有着“遗址”的凭吊和祭奠意义!更有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的绝唱意味!而我们在对之阐释时,难道就只能停留在汉语表面的字义上?(文/王开岭,有删改)(1)请为文中(1)(2)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下面横线上。  ①________  ②________(2)结合文中所引的一句或几句诗,描绘一下诗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色。你能从文言文中再找出一个描绘自然美景的句子吗?(3)你如何体会第④段中三个反问句所表达的感情?(4)文章题目有怎样的含义?联系生活,说说我们现在还“流逝”了哪些“古典”?(5)为了让“古典”不再“流逝”,请拟一则公益广告语!(从一个方面设计也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0-03-22 01:02
答案:解析: (1)①B ②C(2)例1:描绘“水光激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展现了水面波光粼粼,水波荡漾,晴空万里,美好怡人,山中雾气迷漫细雨蒙蒙,湖光山色更加奇特。例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展现的是苍翠的西塞山前一行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翔,山清水秀,桃花艳丽迷人,水中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对流逝的古典的惋惜、悲愤、遗憾之情,用三个排比反问句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有强调作用。(4)“流逝的古典”指许多珍贵的动植物流逝了,优美的自然景观,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消失了……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优秀的传统伦理道理、名胜古迹、思想情操、传统的人文精神、民族文化、文化遗产等。例如:端午节等民俗节日,传统习俗,“节味”已变淡;地方戏曲,如龙江剧受冷落;民间艺术,如捏泥人、吹糖人等民间艺术渐渐失传……(5)例:套用现成的广告语,如:小草微微笑,行人走大道。广告语缺少创意,如: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善待它们。 创意好,视角独特,语言警醒。如:民族文化是我们生存的根、民族的魂;人类文化的流逝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民族文化是我们永远的精神食粮。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19-12-02 02:21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