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联想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哪些方面对我国企业有借鉴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2 19:15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11-12 06:25
联想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哪些方面对我国企业有借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污到你湿
  • 2021-11-12 07:51
1.观念的转变:从“蜡烛”到“蓄电池”
  联想和每一个企业的成长历史相类似,也经历了初创、成长到成熟几个阶段。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领导层越来越认识到人的作用。1995年,集团“人事部”改名为“人力资源部”,这种改变不仅是名称变化,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
  蒋北麟先生说:“过去的人才管理把人才视为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而现在,把人才看作是资源,人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现在的管理强调人和岗位适配,强调人才的二次开发。对人才的管理不仅是让他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也要让他寻找到最适合的岗位,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能,体现个人价值,有利于自我成长”
  中关村是人才争夺“重地”,贝尔实验室、微软研究院、IBM研究中心等外资研发机构纷纷在此安营扎寨。在这场人才抢夺战中,联想并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主动迎战。他们认为这些跨国公司的进入,大大刺激了中国的人才市场,同时也给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更新人才观念、改变管理机制的学习机会。为此,联想提出了自己的崭新理论:项链理论。也就是说:人才竞争不在于把最大最好的珠子买回,而是要先理好自己的一条线,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没有这条线,珍珠再大再多还是一盘散沙。没有好的管理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仅仅依赖高薪也难留住人才。
  2.在赛马中识别好马
  联想为那些肯努力、肯上进并肯为之奋斗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今天,联想集团管理层的平均年龄只有31.5岁。联想电脑公司的总经理杨元庆、联想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郭为、联想科技园区的总经理陈国栋……都是没有超过35岁的年轻人,他们各自掌握着几个亿、甚至几十亿营业额的决策权。从1990年起,联想就开始大量提拔和使用年轻人,几乎每年都有数十名年轻人受到提拔和重用。联想对管理者提出的口号是:你不会授权,你将不会被授权;你不会提拔人,你将不被提拔。从制度上保证年轻人的脱颖而出。
  联想启用年轻人采取的策略是“在赛马中识别好马”。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要有“赛场”,即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
  (2)要有“跑道”划分,不能乱哄哄挤作一团,必须引导他们有秩序地竞争。
  (3)要制定比赛规则,即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励评估系统。
  媒体评论说联想“爱折腾”。从1994年开始,每到新年度的3—4月间都会进行组织机构、业务结构的调整。在这些调整中,管理模式、人员变动都很大,通过“折腾”,联想给员工提供尽可能多的竞争机会,在工作中崭露头角的年轻人脱颖而出,而那些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变化的人就会被淘汰——这就是“在赛马中识别好马”。
  3.善于学习者善于进步
  联想创始人之一、公司副总裁李勤总结自己时说过一句话:办公司是小学毕业教中学。其含义是:办企业对他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不仅是李勤一个人,不仅仅是联想一家企业,可以说中国整个企业界尚处于少年期,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善于学习者善于进步。
  联想注重向世界知名的大公司请教。在人力资源管理上,IBM、HP等都是她的老师,联想和这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同时,她与国际上一些知名的顾问咨询公司合作,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与观念。他们和CRG咨询公司合作,参照该公司的“国际职位评估体系”在集团内开展岗位评估,统一工薪项目,推行“适才适岗、适岗适酬”的管理方针。
  蒋北麟经理介绍说:适才适岗,要求首先对岗位进行分析评估,岗位职责明确并有量化考核指标;其次对员工的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潜质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必须有一套机制来保证适才适岗。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通过轮岗制度,来实现人和岗位的最佳配置。
  4.小公司需要关、张、赵,大公司需要刘备
  当问到什么人在联想成长最快时,蒋经理的回答是首先要明白联想需要什么样的人。联想决策层一直关注领军人物的培养,柳传志总裁曾说过:领军人物好比是1,后面跟1个0是10,跟2个0是100.....
  用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一个刚兴起的小公司需要关羽、张飞的勇猛善斗,而一个已具规模的企业更需要刘备的知人善用。好的领袖人物需要有识人的眼光和培养人的胆略。
  那么,什么人更能获得成功?
  首先他要具有极强的上进心。联想要培养的是更在乎舞台和自我表现机会的年轻人,为国家、为民族富强把职业变成事业的人,纯粹求职的人在联想没有大的发展。
  其次,他要乐于接受新的知识并勤于学习。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不会学习者就是文盲。
  第三,他要有对事物的敏感性,能预见结果,具备一眼看到底的透彻力(此种能力更是智慧加经验)。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视过高,要时时清醒意识到公司及个人所处的位置,知不足而后改之。年轻人总有点自视过高,不能清醒评价自己,也不能充分领略别人的精彩之处,这种人往往不易进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