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生铁炼钢是什么变化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05:18
  • 提问者网友:活着好累
  • 2021-03-08 17:16
生铁炼钢是什么变化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3-08 18:18
问题一:生铁的组成 和钢铁有什么区别么 直接由高炉中生产出的粗制铁,可进一步精炼成钢、熟铁或工业纯铁,或再熔化铸造成专门的形状。炼钢生铁里的碳主要以碳化铁的形态存在,其断面呈白色,通常又叫白口铁。这种生铁性能坚硬而脆,一般都用做炼钢的原料。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4%之间的铁合金的统称。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钢)或普通钢;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锰、镍、钒等等。人类对钢的应用和研究历史相当悠久,但是直到19世纪贝氏炼钢法发明之前,钢的制取都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说钢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问题二: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生铁既铸铁:含碳量大于2.1%。白口铸铁用于炼钢;灰口铸铁用于铸造;球墨铸铁由于其石墨呈球状排列,故其强度,塑性,韧性都好,可制作机械零件。问题三:古时炼钢生铁是怎么完成的 人类早期冶炼的钢一般都是在低温还原冶炼后再经渗碳而成,整个过程约分两步:第一步先由矿石炼取块炼铁,第二步再由块炼铁渗碳成钢。此渗碳过程中要不断地折叠锻-打,以帮助碳的扩散。这样得到的钢便叫块铁渗碳钢。燕下都钢剑等兵器就是由这种钢制成的。如若控制得当,也有不经第二步,而一次还原冶炼成钢的,这种钢便叫块炼-钢或自然钢。这两种钢的强度和硬度均较块炼铁为高。其缺点是:(1)含碳量一般较低。(2)碳分布往往不够均匀。(3)钢中所含夹杂往往较多。(4)生产率较低-。在中原文化区,这种制钢工艺一直沿用到西汉中期,之后由于炒钢的发明和发展而渐被取代。满城汉墓出土的刘胜佩剑和错金书刀等皆由块铁渗碳钢制成,其夹杂已较燕-下都钢剑为少,组织亦较之均匀致密。这种钢主要用来制作刀剑等兵刃器,农业和手工业中使用甚少。
炒钢工艺是一种半液态冶炼。它以生铁为原料,把生铁加热到液态半液态后,利用鼓风中的氧使生铁脱碳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冶炼过程中要不断地炒动金属。古谓之“-捣刚”,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习谓之炒铁、炒“熟铁”。我国古代炒钢技术约发明于西汉中晚期。
如前所述,炒钢冶炼是在半液态下进行的,所以渣铁分离依然较难,只有通过反复锻打,才能进一步排除夹杂。在一定条件下,反复锻打的次数越多,夹杂排除越充分,钢-的质量就越好,于是便产生出一种以“炼数”来标明钢铁质量的工艺。从现有资料看,“百炼钢”说约出现于东汉晚期,至魏晋南北朝,这工艺便达到了比较繁盛的阶段。 唐宋之后,因灌钢工艺的发展等原因,百炼钢有所减少,但这工艺形式却一直沿用下来。
灌钢工艺是我国古代刃钢生产的主要方法。它以生铁和“熟铁”(一种含碳量较高的炒炼产品)为原料,将它们加热到生铁熔点以上,合炼而成钢。 我国古代关于灌钢的记载始见于东汉晚期。灌钢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一项杰出创造,它利用生铁含碳量较高、“熟铁”含氧化夹杂较多的特点,用“熟铁”中的氧来氧化生铁中的硅、锰、碳,造成激烈的“沸腾”-,而达到去除夹杂的目的。虽操作简单,效果却十分明显,这是人类古代制钢工艺中所获得的最高成就。问题四:生铁炼钢 中国古话说“百炼成钢”。生铁炼钢是为了降低含碳量,提高韧性和硬度,相信你应该有打铁的情景印象,工匠师傅用大铁锤反复敲打红热的铁器,火星四射。这就是原始的炼钢雏形,通过高温加热,使生铁中的碳呗氧化,从而降低含碳量。现代使用的是转炉炼钢,基本原理是雷同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