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十二平均律是谁发明的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7:47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1-02 18:36
十二平均律是谁发明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1-02 18:54
问题一:十二平均律最早是由哪个国家的谁发明的求大神帮助 中国明代律学家朱载堉1581年首创“新法密率”,(见《律吕精义》、《乐律全书》),推算出将八度音等分为十二等分的算法,并制造出新法密率律管及新法密率弦乐器,是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乐器。有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的十二平均律比西方的十二平均律早出现了一百年。 将八度音等分为十二等分,其数学意义如下: 八度音指的是频率加倍(即二倍频率)。因此在八度音中分为十二等分乃是分为十二个等比级数,其结果就是每个音的频率为前一个音的2开12次方,即1.059463倍。 在朱载堉发表十二平均律理论之后52年,Pere Marin Mersenne在(1636年)其所著《谐声通论》中发表相似的理论。 德国作曲家巴赫于1722年发表的《谐和音律曲集》(另或译为《十二平均律曲集》英文:《The 48》),有可能就是为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所著。
满意请采纳问题二:十二平均律是谁发明的? 是明朝中叶的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的
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偿宫转调的千古难题。
在朱载堉发表十二平均律理论之后52年,Pere Marin Mersenne在(1636年)其所著《谐声通论》中发表相似的理论。
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 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它的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2 的7/12 次方)与1.5 非常接近,人耳基 本上听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别。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现在的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问题三:十二平均律起源于? 十二平均律是中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朱载堉(公元1536-1610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是明仁宗后裔、郑恭王朱厚烷之子。他不重爵位,潜心学术研究,著述宏富。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写成 《律学新说》 ,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巴赫著十二平均律律是指音阶中每个音的音高规律。至少在西周初期,中国就在一个音阶中确定十二个律了。十二平均律也叫十二等程律,它把一个音阶分为十二个相等的半音,使各相邻两律间的频率差都是相等的。故称十二平均律。在十二平均律发明之前,中国自春秋时期起,一直使用三分损益法确定管或弦的长度和发音高低之间的关系。由三分损益法计算出来的十二个律,相邻两律间的长度差(或频率差)不是都相同的,因此这种律又叫十二不平均律。同时,比基音高(或低)八度的音,只攻约略地比基音高(或低)一倍,而不可能正好是一倍。如基音do的相对频率是一,高八度的do音的相对频率不是二,而是略高于二,其间存在着一定的差数。这种情况不适宜进行变调,也不便于演奏和声。十二平均律则彻底取消了三分损益法得出的差数。   十二平均律的发明,使十二律不能周而复始的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现代的乐器制造都是用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十二平均律的诞生,对世界音乐文化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人发明十二平均律,已经是朱载堉之后半个世纪的事情了。   将八度音等分为十二等分,其数学意义如下:   八度音指的是频率加倍(即二倍频率)。因此在八度音中分为十二等分乃是分为十二个等比级数,其结果就是每个音的频率为前一个音的2开12次方,即1.059463倍。   在朱载堉发表十二平均律理论之后52年,Pere Marin Mersenne在(1636年)其所著《谐声通论》中发表相似的理论。   德国作曲家巴赫于1722年发表的《谐和音律曲集》 (另或译为 《十二平均律曲集》 英文:《The 48》),有可能就是为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所著。   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他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已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这种律制包括了乐音的标准音高、乐音的有关法则和规律。钢琴键盘上共有黑、白键88个,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制作的。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对世界音乐理论有重大贡献。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了同样的理论。19世纪末,比利时音响学家马容曾按朱载育发明的这种方法时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朱完全相同。   三分损益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在中国同时存在。因此,也就出现异律并用的情况。在历史上,南朝宋、齐时清商乐的平、清、瑟三调和隋、唐九、十部乐的清乐中,都是琴、笙与琵琶并用;宋人临五代周文矩 《宫中图》卷中的琴阮合奏,其时,琴上所用应是纯律,签上所用当为三分损益律,琵琶与阮是平均律。可见,南北朝、隋唐、五代,都存在三律并用的情况。在现存的许多民间乐种中,也有琴、笙、琵琶、阮等乐器的合奏。因此,这种三律并用就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的一。   十二平均律的半音,比五度相生律的半音大,比纯律小。因此,使用十二平均律奏和弦不纯,奏旋律导向性不够,所以在乐曲的演奏中,尤其在乐队多声部合奏的时候,实际......余下全文>>问题四:十二平均律起源于哪个国家: 十二平均律是中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朱载堉(公元1536-1610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是明仁宗后裔、郑恭王朱厚烷之子。他不重爵位,潜心学术研究,著述宏富。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写成 《律学新说》 ,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巴赫著十二平均律 律是指音阶中每个音的音高规律。至少在西周初期,中国就在一个音阶中确定十二个律了。十二平均律也叫十二等程律,它把一个音阶分为十二个相等的半音,使各相邻两律间的频率差都是相等的。故称十二平均律。在十二平均律发明之前,中国自春秋时期起,一直使用三分损益法确定管或弦的长度和发音高低之间的关系。由三分损益法计算出来的十二个律,相邻两律间的长度差(或频率差)不是都相同的,因此这种律又叫十二不平均律。同时,比基音高(或低)八度的音,只能约略地比基音高(或低)一倍,而不可能正好是一倍。如基音do的相对频率是一,高八度的do音的相对频率不是二,而是略高于二,其间存在着一定的差数。这种情况不适宜进行变调,也不便于演奏和声。十二平均律则彻底取消了三分损益法得出的差数。
满意请采纳问题五:钢琴最早的12平均律是巴赫发明的还是别人? 是巴赫,巴赫是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是钢琴之父。他是一个很好的钢琴老师,他的十二条平均律每一条都练习了我们的某个技术。问题六:为什么说十二平均律是朱载!发明的 朱载堉(1536—约1610),明代律学家。明朝嘉靖二十九年的一天,一件令人气愤的消息传遍了京城:皇帝的近亲、正直的郑恭王朱厚烷因规劝皇帝而触犯了皇帝,被削去了王位,关进了牢狱。没过多久,又一件新闻在京城引起了轰动,郑恭王世子朱载!为抗议其父的冤案,竟在威严的皇宫门外,用土筑了一个小土屋,外面只留一个小小的气孔,里面无炕无椅,铺了些野伐。朱载堉把自己一个人关在这黑暗的土屋里,并且说何时他的父亲被释放,何时他才回到正常的生活中。19年后,当人们淡忘了里面这个人时,朱载堉走出了黑暗,回到了光明之中,并给人类社会带来一份厚礼,这就是他独居土室、潜心钻研19年而写成的著作———《律学新说》。在这本书中,朱载堉提出了他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在当时的世界上,朱载堉的研究处于领先的地位。他发明十二平均律的时间,比法国人梅森和德国人魏克麦斯特要早100多年。大量的史料证明(并被国际上公认),我国明代杰出的科学家、音乐理论家朱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理论创造了十二平均律的人。他的律学著作有17部之多,完整、系统地创造了十二平均律。还要提到的是,当时,郑恭王朱厚烷死后,皇帝要朱载!承袭王位,朱载堉断然上书拒绝。他不贪图荣华富贵,继续埋头于乐律和历学、算术等学问的研究。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完整地按12个半音音高排列,这诞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乐器的发现和研究,更进一步证明了我国是“十二平均律”理论的最早发明地和实践地。问题七:十二平均律起源于哪个国家? C
十二平均律是中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