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糕干又叫什么?有何相关故事?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22 03:50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10-21 14:55
杨村糕干又叫什么?有何相关故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10-21 16:32
杨村糕干又名茯苓糕干,产于天津武清的杨村镇,这种用料普通、其貌不扬的小食品曾有着 辉煌的历史。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到北京,为了繁荣京畿经济,动员南方百姓随龙 船沿大运河北上。浙江余姚有杜金、杜银兄弟二人,也携带妻小迁来北方,行至杨村,见这里地 处天子脚下,人烟稠密,市井繁荣,哥儿俩经过商议,便租下两间铺面定居下来。为了养家糊口,于是重操旧业,做起了蒸发糕的小生意。弟兄、妯娌起早贪黑,用精选的大 米磨成面粉,掺兑白糖,蒸出的发糕松甜可口,老少皆宜,且价钱便宜。弟兄二人推车挑担,到街 头巷尾和码头叫卖,当地百姓和往来客商及船工争相购买,买卖越做越红火。有一天,弟媳因孩子搅闹,一时疏忽,往灶内多添了一把柴火,将锅烧干,发糕表面结了一层 煳巴。哥儿俩寻思,扔掉吧,怪可惜,便小心地将煳巴揭下,谁承想,发糕竟散发出一股香气。试 着卖吧,嘿!买主都说比平常做得好吃,一会儿工夫就卖光了。哥儿俩从中受到启发,每次蒸糕 比平时都要多烧一些柴,蒸熟的发糕既有香味又干松,买的人越来越多。日子长了,人们便称之为“糕干”。此后杜氏后人又不断改进制作工艺,糕干的口味越来越 好,还加上精美的包装,可作为礼品馈赠亲友。传至清代,杨村糕干店铺越来越多,很多家办成前店后厂,并起了堂号。仅杜姓就有万全 堂、万金堂、万胜堂、万源堂、万顺堂等20多家。靠水旱两路,销往外埠,故得名“杨村糕干”。当年清康熙皇帝南巡驻跸杨村,亲口品尝“万全堂”的糕干后,龙颜大悦,亲口嘉谕为贡品, 并特供南方优质稻米做原料,乾隆皇帝也御笔亲题“女孺恩物”四个大字。1930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杨村糕干荣获“佳禾”铜质奖章。1984年,杨村镇恢复“万 全堂”老字号茯苓糕干的生产,聘请杜氏传人操作,杨村糕干重现昔日的繁荣。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