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我们我的祖先加工食物的炊具都是什么样的?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26 00:18
  • 提问者网友:最美的风景
  • 2021-10-25 19:30
我们我的祖先加工食物的炊具都是什么样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10-25 20:34
鬲是中国食具的鼻祖
鬲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新石器时代,由于陶器的出现,人们的饮食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鬲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人们通过用鬲等炊具对食物进行加工,让熟食的味道鲜美起来,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
鬲作为中国古代独有的最早炊具之一,被誉为“中国炊具的鼻祖”。鬲三足鼎立,而且便于携带,而且能充分利用热量,保持食物的原味。以鬲的形态和功能为母体,还衍生了许多炊具,如灶、甑、甗、釜、斝等。陶食具是中国食具发展史上真正意义的祖先,陶鬲又是我们祖先最先广泛使用的陶食具,从这个意义上说,陶鬲也是中国食具的鼻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10-25 23:42
【古代炊具】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o)、甑(zeng)、甗(yan)、鬲(li)等。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 2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10-25 22:23
甑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为甗(音“演”)的上半部分,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单独的甑很少见,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
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炊器,用于烧煮加热。陶鬲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至战国晚期,随着灶台的普及,逐渐被釜取代。鬲可以与甑配套构成甗,形成类似与蒸锅的炊具,鬲在下盛水,甑在上盛食物,通过加热鬲下部使水沸腾产生蒸汽将甑中的食物蒸熟。
釜,表示一种器物,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釜口也是圆形,可以直接用来煮、炖、煎、炒等,可视为现代所使用「锅」的前身。
  • 3楼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10-25 22:12
炊具通过烹、煮、蒸、炒等手段,用以将食物原料加工成可食用物品的器具就是炊具。这类器物包括灶、鼎、鬲、甑、甗、釜、鬶、斝等类别,而以灶为核心用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