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谢谢,越多越好!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18:50
- 提问者网友:書生途
- 2021-02-23 18:21
多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十鸦
- 2021-02-23 19:13
第一部是《史记》,线装未标点的,经逐篇标点通读一遍,对司马迁史识的博大精深佩服得五体投地。几年后捧读《资治通鉴》,直觉《资治通鉴》在篇幅上比《史记》130卷更恢弘,体例上古今贯通一线更完整,每一重要事件的评说穿插卷中,比《史记》卷末“太史公曰”更灵活或恰当。但在心底又感到《资治通鉴》仍逊于《史记》,那不仅仅是语言、体例,而主要是史观。司马迁和司马光都是史学巨擘,以一个年轻人的直觉,一个是史学家存史,一个是政治家著史,司马迁落笔是以展示人物来探讨历史,司马光着墨是以评述事件阐释政治,历史的通变在两位巨擘笔下,细细品味就有高下喜怨之分了。岁月的流失,时代的嬗变,《史记》自然成为治学者必读之书,《资治通鉴》日渐是治国者的枕边之物。静谧神美的夜霭之中,司马光满面严肃,犹如一位长者忽近忽远;司马迁依然是一位刚柔相济的热血男儿,气吞寰宇,风采夺人。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他所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的历史,其内容之完整,结构之周密,在历史上空前的。
《史记》以人物纪,传为主,辅以表、书,合编年、纪事诸史书文体之长,创造了史书的纪传体新体裁,成为此后两千年王朝正史编纂形式的规范。
司马迁在记述政治史的同时,对于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等也有生动的记载。在司马迁的笔下,有成就的学者、商贾、医生、游侠和农民领袖等人物的事迹,与帝王将相等政治活动家同样受到重视。他热情赞美游侠的侠义精神,大胆揭露酷吏的残暴行径。司马迁在颂扬汉武帝历史功绩的同时,又敢于指责他放纵自己的私欲。
《史记》文字生动,语言精练,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
《资治通鉴》经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通过历代政治史的演变,评价各种政治理论的优劣,比较历代政治实践的得失,为统治阶级统治服务。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他所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的历史,其内容之完整,结构之周密,在历史上空前的。
《史记》以人物纪,传为主,辅以表、书,合编年、纪事诸史书文体之长,创造了史书的纪传体新体裁,成为此后两千年王朝正史编纂形式的规范。
司马迁在记述政治史的同时,对于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等也有生动的记载。在司马迁的笔下,有成就的学者、商贾、医生、游侠和农民领袖等人物的事迹,与帝王将相等政治活动家同样受到重视。他热情赞美游侠的侠义精神,大胆揭露酷吏的残暴行径。司马迁在颂扬汉武帝历史功绩的同时,又敢于指责他放纵自己的私欲。
《史记》文字生动,语言精练,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
《资治通鉴》经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通过历代政治史的演变,评价各种政治理论的优劣,比较历代政治实践的得失,为统治阶级统治服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狂恋
- 2021-02-23 20:37
都是通史史 史记是记传体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