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请问怎么样来挖笋。怎样辨别笋的位置呢?冬笋与春笋的挖笋技巧在哪里呢?望高人指点!

答案:5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08:08
  • 提问者网友:未信
  • 2021-12-23 02:0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12-23 02:15
采挖冬笋的方法:
  1、是看天气采挖冬笋
  冬笋,从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3月都可以采挖。初冬时期天气温暖的年份,冬笋要提早挖,在竹笋休眠后,冬笋停止生长时开始采挖。冬笋挖取的标准,是每支竹笋重不少于0.25公斤。要注意的是,下雪天不要去采挖冬笋。另外,小年竹山,应少挖或者不挖冬笋。
  2、看竹林土壤肥力采挖冬笋
  土壤肥力高的笋用竹林,除了必要的留养母竹外,加大冬笋采挖量,能够调节养分分配,促进其他笋芽萌发,提高竹笋产量,俗话说“挖光冬笋,促发春笋”。肥力不足的竹山,不能多挖冬笋,否则春笋数量就会减少。
  冬笋采挖技巧:
  1、全面翻土挖笋法:
  这种方法只能结合竹林冬季松土、施肥进行。把竹林细致深翻,深度为30—40厘米,同时埋入农家肥。翻土时遇到冬笋,就一次性地挖取。
  2、沿竹鞭翻土挖笋法:
  首先,在3—4年生的状龄母竹中,选择枝叶浓密、叶色深绿,并带有几片黄时的孕笋竹。然后,在它附近浅挖,寻找黄色或者是棕黄色的竹鞭。
  再是,顺着这类竹鞭翻挖,发现竹鞭上须根发达时,继续向前挖,挖到竹鞭向地下伸去的地方,大多数能找到竹笋。还有,就是竹鞭断处的附近,一般也有冬笋,并且能找到对座笋。
  3、开穴挖笋法:
  在竹林中,如果发现地表泥土松动或者是开裂,裂缝有一个中心,并向四周延伸,用脚踩时土壤松软,这里肯定有冬笋,轻轻扒开就可取笋。
  不论采用那种方法采挖冬笋,翻挖土块都要细小,以免损伤竹鞭和笋芽。另外,挖笋时在笋穴内适量追肥,然后用土填平,可以促发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12-23 04:16
根据竹鞭芽的生长方向的逆方向约30cm处就会有笋。
  • 2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12-23 03:03
第一步,找 就是找大竹子多的地方 第二步 看 看看竹子下面附近有没有裂痕 第三步 动判断 动手挖挖有裂痕的地方 第四步 挖 从周围下手,尽量往旁边跟下面挖 小心把笋子挖坏了。
  • 3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12-23 02:45
正确的挖笋方法:首先要根据母竹的生长情况,判定结笋的方向。年长的母竹,笋结在竹鞭的母枝上和母竹的前方;年幼的母竹,笋结在竹鞭的分鞭上,一般在母竹的后方。对判定无笋的竹鞭,不要开挖,以免损坏竹鞭又浪费力气,更不要盲目地把母竹四周都挖空,遇上刮风下雪,母竹就会连根拔起,使母竹全都被毁。挖笋时应选择枝繁叶茂、竹叶浓绿但带有少量黄叶的竹株作为找笋的对象。竹株最下一盘竹枝伸展的方向与竹鞭的走向大致平行,沿此方向观察地面,凡见地表有土块微微隆起、松动、开裂的地方,用脚轻踩有松软感则是有笋的征兆。此外,凡晴天的上午在已全垦或全铲过的竹林地上,发现在小圆圈内有暗黑色湿润状况的地方,一般能找到笋。
  • 4楼网友:醉吻情书
  • 2021-12-23 02:34
毛竹笋有冬笋、潭笋和春笋之分,在正月以前挖到的笋叫冬笋,正月以后到清明前挖到的笋叫潭笋,清明以后到立夏的笋叫春笋或毛笋,这三种叫法主要是时间的区分。长到土面后的春笋又称“青头叫”,笋须变绿,笋体的木质化程度会变高,笋肉会变老,而且风味也会差一点。最好的笋还是藏在土中的笋,那样的笋又叫“黄须”,品质几乎和潭笋、冬笋相似。 一、找笋: 要找到还长在土中的笋那也非易事,最好是在雨后放晴一到二天,就容易找了。在没有杂物的土面中,看是不是有裂缝出现,因为经过下雨后,在地下的笋吸足了雨水,天气一回暖就会长大而把土面顶出一些细细的裂缝,裂缝之下就会有笋。还有呢,就是看土面是不是有一些蹊跷的突起,突起的小土堆底下也往往会有笋。一般情况下比较板结的土面会产生裂缝,比较松散的土面会产生突起。 二、看笋:找到笋后就要准备挖笋了,而挖笋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掌握从哪个方向挖笋。看笋就是要找到挖笋的正确方向。笋须直的笋,笋也是直的,那它和竹鞭相连的地方就在笋的正下方,这样的笋在它的下方挖就比较省力。笋须弯曲的笋,笋体也是弯的,须头朝向哪一面,笋和竹鞭连接的地方也在哪一面,这样的笋从须头朝向的一面挖下去,就容易找到笋和竹鞭相连的地方。 三、掘笋: 掘笋就是把笋一侧的半边或大半边土扒开,直到笋和竹鞭相连接的部位从土中露出的过程。这个时候就要掌握好锄头抡下的地点和笋体的距离,太近了就容易损伤竹笋,太远了也容易使挖笋的过程损伤过多的竹鞭,挖起来也特别费力。在掘笋的过程当中,遇到地下横向生长的竹鞭也是常有的事,有的时候挖一株笋会遇到好多根竹鞭的阻碍,这时就需要先把每一根竹鞭截掉几节。当挖到竹笋和竹鞭的连接部位后,把土完全扒开,就能清楚地看到竹笋基部逐渐变细,然后再和竹鞭相连,这个联接点的直径往往只有数毫米,俗称,“螺丝钉头”。竹笋就靠着这个连接点从竹鞭和竹子中吸收营养,在阳光雨露中长大。 四、断笋: 断笋要从“螺丝钉头”和笋基部已经接近“螺丝钉头”般粗细的地方截断,如果从笋体的某一个部位截断,致使一部分笋体留在土中,而留在土中的那部分笋体仍然会有生命力,在腐烂前会继续从竹鞭中吸收营养,并且在笋体的断口处还会流出一些液体。这样一来,竹鞭中大量的营养就会被消耗,这一条竹鞭中其它的竹笋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用锄头断笋,对于不经常使用锄头的人来说,也是一件不太容易办到的事,因为手中的锄头会不听使唤,很难准确命中。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是找一根口子宽一点的扁凿子,然后将凿子对准“螺丝钉头”,用锤子敲打凿子,就很容易完整地截断竹笋。 五、起笋: 由于竹笋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和土壤结合得非常紧密,特别是挖春笋时笋基部往往已经长出许多鲜嫩的竹根扎进周围的土壤,在截断“螺丝钉头”后要将竹笋从土中完全起出,还需要耐心,掌握好起笋的力度和方向,才能保持笋体完整地被起出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