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pvc印刷中油墨粉化现象成因及其排除法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2-01-01 09:57
  • 提问者网友:遁入空寂
  • 2021-12-31 18:05
如题~有知道的麻烦告知 THANK YOU~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12-31 18:31
1.纸张因素

原因分析:纸张如某些胶版纸、铜版纸、白板纸,其表面的胶料、涂料或其它填充物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质,它们具有一定的水溶性。若与纸张结合得不牢,在印刷过程中经润版液的浸湿并经过橡皮布挤压和剥离,这些表面活性物脱落并通过印版传递到墨辊、水斗上,与油墨相融合,使油墨的黏度大为降低,吸水性增大,抗水性受到影响,引起油墨乳化过度。版面水分越大,溶解的填充物就越多,乳化越严重;施胶不好、纸质疏松,掉粉、掉毛越严重的纸张,越容易乳化过度。

预防措施:(1)改用质量较好的纸张,根本上杜绝因纸张引起的油墨过度乳化;(2)勤洗橡皮布、印版,及时清除掉落的纸粉、纸毛;(3)在油墨中加入少量添加剂,并减小版面水分和减轻水辊的压力,以减少纸张脱粉掉毛。

2.润版液因素

原因分析:由于润版液的分散是引起油墨乳化的条件之一,印版表面的水膜,在机械力的挤压作用下,形成微小的液滴分散渗进油墨中,引起油墨乳化。因此润版液水量过大,印版水膜过厚,沿着墨辊传布的水分增多,经过滚筒、墨辊的相互挤压,促使油墨乳化加速和过度乳化。水量越大,水膜越厚,pH值越小,过度乳化越严重。

预防措施:(1)控制好润版液水量,在保证印版不上脏,印迹符合层次、密度、色彩等质量要求下,减小墨量、减小水量;(2)按制好润版液配比,pH值不宜过小,最好尽量使用醇类润版液。

3.油墨因素

原因分析:油墨黏度是产生乳化的主要因素,无论黏度大小,都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乳化。油墨黏度大,其分子内聚力大,抗水性强,乳化值就小;反之,如果油墨黏度小,流动性强,分子间的内聚力小,抗水性差,就容易乳化。一般情况下,油墨黏度与乳化成反比,而流动性与乳化成正比。

颜料本身斥水能力的不同也会引起油墨乳化值的变化。比如,黑墨、红墨的抗水性就比青莲、孔雀蓝油墨好,乳化值也较小。

预防措施:(1)选用抗水性能好的油墨;(2)对于容易乳化的油墨,可适当加入0号调墨油,增加油墨的黏度,尽量不通过添加6号调墨油来降低油墨的黏度;(3)重新换用新墨。

4.冲淡剂和干燥剂因素

原因分析:常用的冲淡剂主要有撤淡剂、白油、白墨、维力油等,其中撤淡剂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吸湿性强,乳化值较大,白油的乳化值也较大,极易引起油墨的乳化。如果在油墨中添加这些冲淡剂,必然使油墨乳化加速。催干剂如白燥油、红燥油,其乳化值较大,加入适量的催干剂可以加快油墨干燥。但如过量添加,反而会降低油墨的干燥速度,同时会使油墨乳化恶化。

预防措施:要根据具体情况添加冲淡剂或:1:燥剂,不能盲目乱加,尽量控制在一定的量内,一般在2%一3%左右,不能超过5%。

5.其它因素

原因分析:车间温度、湿度,印刷速度以及水辊、墨辊的压力等因素,也会对油墨乳化产生一定影响。车间温度越高,滚筒、墨辊表面温度越高,油墨越稀,而流动性越大,黏度就越变小,抗水性就减弱;如果印刷速度高,相互作用力就大。这些因素对油墨的过度乳化起到较强的催化作用,车间温度越高,油墨越易乳化。

预防措施:(1)车间尽量安装空调,把车间温度控制在20℃~26℃之间,湿度控制在53%~65%之间;(2)注意调整水辊、墨辊的压力,使之在合适的范围内,确保输水、输墨顺畅;(3)在停机空转时,应关停供水、供墨,避免水大墨大加速油墨乳化。

影响油墨的乳化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许多时候,引起油墨过度乳化的原因往往是几个因素共同起作用的。比如:图文面积小,耗墨量少,油墨长时间与水接触容易产生乳化,如果油墨的抗水性差、水量过大,那必然更会加速乳化,更容易出现油墨过度乳化。因此,对于油墨乳化问题,我们应该从多方面进行逐一分析和排除,必须树立防范于未然的思想,重在预防,除了在原材料上要把好质量关外,平时也要养成良好工作习惯,规范工艺操作。比如:做好“三平”、“三勤”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注意积累经验,尽可能把握适度的油墨乳化,控制好水墨平衡,印出网点清晰、层次分明,彩色鲜艳的高质量印刷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深街酒徒
  • 2021-12-31 20:04
是因为油墨不均匀造成的,摇匀就可以了。或者是机器故障,那就看什么故障来进行排除了哈。
  • 2楼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12-31 19:41
一、油墨的性能:   1) 浓度:浓度大的油墨在印刷中墨量使用比较少,墨色比较好;浓度小的油墨在印刷中墨量使用比较 多,墨色清淡;   2) 细度:即油墨颗粒的大小,油墨细度高,油墨浓度大,印刷品网点清晰、饱满有力;油墨细度低,印 刷品的网点易发毛,印版的耐印率低;   3) 粘度,黏度大,易造成传墨不匀、网点拉毛以及花版等现象;黏度小,易造成油墨乳化和版面浮 脏现象;   4) 流动度:流动度大,会使图文的层次不明,墨色不饱满;流动度小,使油墨的传布不流畅、不均 匀,易造成在同一印刷面上有前深后淡或前淡后深的现象;   5) 耐光性:耐光性好的油墨,印出产品色泽绚丽,图文网点饱满、结实,富有立体感,并可以长期 保存;耐光性差的油墨,印出的产品颜色容易变浅、变暗; ...一、油墨的性能:   1) 浓度:浓度大的油墨在印刷中墨量使用比较少,墨色比较好;浓度小的油墨在印刷中墨量使用比较 多,墨色清淡;   2) 细度:即油墨颗粒的大小,油墨细度高,油墨浓度大,印刷品网点清晰、饱满有力;油墨细度低,印 刷品的网点易发毛,印版的耐印率低;   3) 粘度,黏度大,易造成传墨不匀、网点拉毛以及花版等现象;黏度小,易造成油墨乳化和版面浮 脏现象;   4) 流动度:流动度大,会使图文的层次不明,墨色不饱满;流动度小,使油墨的传布不流畅、不均 匀,易造成在同一印刷面上有前深后淡或前淡后深的现象;   5) 耐光性:耐光性好的油墨,印出产品色泽绚丽,图文网点饱满、结实,富有立体感,并可以长期 保存;耐光性差的油墨,印出的产品颜色容易变浅、变暗;   6) 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对胶印油墨,要特别注意其耐水性、耐酸、耐碱性,耐水耐酸、耐碱 强的油墨,印刷出的产品色泽鲜艳,层次分明,网点清晰;耐水、耐酸、耐碱、差的油墨,印刷出的产 品灰暗无力,层次不明,网点不光洁。   二、润版水   润版水的PH植一般在3.8-4.6之间,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印刷条件的具体情况加以调证,如果润版水 酸性过强,对版面空白部分的砂眼和图文的亲油基础腐蚀性就回加大,易造成花版现象,使印版的耐印 力下降;同时油墨易乳化,墨辊产生脱墨,印刷品灰暗无光。   如果润版水酸性过弱,就会使印版空白部分亲水斥油性能减弱,版面易起脏和因印刷品网点扩大而造成 糊版现象(UV墨印刷时,如果润版水酸性过酸,版面易起脏)   三、色序   色序指的是在多色印刷中,各色印版的先后套印顺序,不同的色序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印刷效果,合 理安排色序很重要。但色序不是绝对的,色序一般安排是:  单色机:黄→品红→青→黑 双色机:黑→黄、品红→青(印风景画)或青→红(印人物);有金、银、满版实地印刷时,一般要先金、银、满版实地,待油墨干后再套四色墨。   四、批量印刷   1) 检查四色胶片规格是否一致(四张胶片是否成套);   2) 对照样张,检查图文是否完整;   3) 稳定水分、墨量,达到水墨平蘅,以保证同批印刷品墨色的一致;   4) 尽量做到少停机或停机后清洗橡皮布(已可放一些过版纸)   正式印刷时,操作者应集中精力地做到:   (1) 看:看机器运行情况,看样张墨色、套准及网点质量;   (2) 听:听机器响声有无异常,听机器震动灵敏区有无杂音;   (3) 摸:摸一摸机器易于因磨损而升温的部件,是否有显著的温度变化;   (4) 闻:闻有没有电器烧焦及其它不正常的怪味。(UV墨印刷时应多注意UV机的电源线);   (5) 检查:检查印品情况及机器的有无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五、如何鉴别水分的大小   鉴别水分的大不,首先应看版面水分。这一点,要凭操作者的经验。一般来说,水分大,版面反射 光量强,侧视较亮;反之,版面反射光量弱,侧视较暗;如果水分过大,还可从以下几点中观察出来:   (1) 用卡纸在墨辊上铲墨,卡纸上会留有细小水珠;   (2) 串水辊上有细小水珠,墨辊组中脱墨现象或有水珠;   (3) 关水后或停机较久版面水分仍未干涸;   (4) 印迹网点空虚,墨色暗淡无光泽;   (5) 橡皮滚筒尾梢处有水影或水珠。   六、控制水量平衡   油墨和水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在实际印刷过程中,油墨和水经过胶辊与胶辊的挤压,就会融合在 一起,使油墨乳化。油墨的乳化状态有两种:当水大墨小时,形成"水包油";当水小墨大时,形成"油包 水"。在胶印过程中,水墨平衡的掌握程度与印迹的正常转移、墨色的深浅、套色的准确性、印刷品的干 燥及粘脏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大,使油墨乳化,墨色浅;水小,版面的空白部分会粘 附油墨,产生脏迹。因此,胶印控制好水墨平衡是印刷的关键。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