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2 04:40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2-01 17:5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1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①。又陈蕃②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邵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动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遗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作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靠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吏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取材于《后汉书·卷六十八》) 注释:①陈寔(shí)字仲弓,颍川许昌人,醒帝时曾任太丘县长,以平正闻名乡里。②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许劭认为即便是名重当世的陈寔和陈蕃也各有其缺点,所以不去主动探望。 B.袁绍突然改变招摇过市的做法,不是由于品行高洁,而是因为害怕舆论监督。 C.曹操为了得到许劭的品评,先是卑辞厚礼,继而伺机威胁,可谓用心良苦。 D.许劭与许靖名望都很高,每月作“月旦评”,汝南人称赞二人“平舆渊有二龙”。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0) ⑴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3分) 译文: ⑵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3分) 译文: 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4分) 译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0-01-20 00:07
【小题1】D 【小题2】⑴许劭普去颖川(颖川郡,辖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与德多有德行的人结交,唯独不去造访陈寔。 ⑵曹操尚未出名的时候,常常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地(见许劭),求许劭为自己品评。 ⑶陶恭祖外在表现是仰慕有名声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招待我虽然优厚,将来势必会变得虚假刻薄。我不如离开他。 解析: 【小题1】被称赞“平舆渊有二龙”的是许劭与许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玩世
- 2020-04-30 19:47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