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菩提本是树 明镜亦曾台 本来都是物 何处惹尘埃 这位21世纪少年是谁啊?

答案:3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21:46
  • 提问者网友:爱了却不能说
  • 2021-01-28 00:10
菩提本是树 明镜亦曾台 本来都是物 何处惹尘埃 这位21世纪少年是谁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1-28 01:32
不知道这是谁说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个前后矛盾的话。都说了本来都是物,后面竟然是何处惹尘埃?都是物当然会惹尘埃,无一物,才不会惹尘埃。

神秀说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1-28 03:22
这个是一篇禅家的典故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正文: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 2楼网友:猎心人
  • 2021-01-28 03:03
这是唐朝时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开悟说的的偈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