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北魏是怎样统一西域的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2 13:24
  • 提问者网友:世勋超人
  • 2021-04-02 10:17
北魏是怎样统一西域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罪歌
  • 2021-04-02 10:51
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自称魏王,建立北魏王朝。北魏建国后,历经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三代努力,先后灭掉后燕(都中山,在今河北省定县)、夏(都统万城,在今陕西省横山)、北燕(都龙城,在今辽宁省朝阳),又北败柔然,南攻刘宋,消灭了黄河流域的各割据政权,基本统一了我国北方。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在北魏统一我国北方的过程中,车师前部王、焉耆王、鄯善王就先后遣使至魏朝贡。公元435年,魏太武帝拓跋焘派王恩生、许纲等出使西域,中途被柔然拘留,后经多次交涉,虽然获释,但到达敦煌时,许纲染病而死,导致北魏第一次遣使西域中途夭折,没有达到预期目的。437年,魏太武帝再派董琬、高明等“出鄯善,招抚九国”,北行至乌孙,受到乌孙王的热烈欢迎。乌孙王还告诉北魏使者,破洛那(均在今乌孜别克斯坦境内)也想与北魏通好,并派人送北魏使节前往。董琬、高明等抵达破洛那、者舌“宣诏慰赐之”,尔后东归。西域地区有十六国遣使随其一起到达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表示臣属。以后,向北魏朝贡的西域各国使者“不间于岁”,北魏也十余次遣使出使西域,双方的友好往来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但这时的西域基本上还处于柔然的控制之下,北魏与西域发展友好关系,不能不受到柔然贵族的阻挠和破坏。公元438年,北魏军分三路北伐柔然扑空,又因漠北大旱,少水草,死了不少军马。柔然便把这次战争夸大为魏军的一次惨败,以削弱北魏在西域的影响。特别不能容忍的是,柔然贵族挟制北凉统治者阻挠北魏与西域的交通,致使占据河西走廊地区的北凉统治者沮渠牧犍与北魏的关系渐渐疏远了。在这种情况下,魏太武帝拓跋焘决定,统一西域的斗争首先从平定北凉开始。
公元439年,魏太武帝以沮渠牧犍“固违圣略,切税商胡,以断行旅”为由,亲率大军平定北凉。第二年,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无讳又举兵反叛,被魏军打败后,率众逃到鄯善。
由于北凉残余势力进入西域,加之柔然贵族的挑拨,西域一些地区改变了对北魏的态度。尤其是鄯善王,经常阻挠前往内地的西域各国使节,焉耆王也“恃地多险,颇剽劫中国(北魏)使”,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北魏与西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所以,魏太武帝于公元445年又派万度归发凉州兵讨伐鄯善,未经交战,鄯善王真达便“面缚出降”。448年,北魏在此设立军镇,“拜交趾公韩拔为假节征西将军、领护西戎校尉、鄯善王以镇之。赋役其人,比之郡县”。
北魏在鄯善设立军镇后,魏太武帝又诏万度归讨伐焉耆。万度归首先攻下左回、尉犁二城,进而包围焉耆王驻地员渠城。焉耆王龙鸠尸毕那率众据险抵抗,但终为魏军所败,只好逃奔龟兹。北魏遂又设置了焉耆镇,并仍遣万度归乘胜进军龟兹。龟兹王乌羯目提仓皇应战,结果又败于魏军,“由是诸胡咸服,西域复平”。
就在北魏设立鄯善镇、焉耆镇的时候,游牧于龟兹以北至伊犁河流域的悦般派遣使臣,向北魏朝贡,并请求与北魏共同出兵,东西夹击柔然。公元449年,北魏遣三路大军,征伐柔然,柔然可汗吐贺真“恐惧远遁”,暂时消除了柔然贵族对西域的威胁。至此,北魏基本统一西域。
在北魏统一西域的过程中,鄯善镇、焉耆镇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它如同前凉设置高昌郡一样,将内地的行政制度再次推行到了西域地区,从而增强了西域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使我们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