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高唐为齐名都,衣冠无不游行市里。歆...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4:18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1-03 15: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高唐为齐名都,衣冠无不游行市里。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王芬与豪杰谋废灵帝。芬阴呼歆、洪共定计,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拱从歆言而止。后芬果败,洪乃服。孙策略地江东,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后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孙权欲不遣,歆谓权曰:“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末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今空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军之良计也。”权悦,乃遣歆。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 太和中,明帝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歆上疏曰:“兵乱以来,过逾二纪。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①而时动。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如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士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贼凭恃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窥其衅。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时秋大雨,诏真引军还。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 注:①戢:收敛,收藏。 《三国志·华歆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衣冠无不游行市里 衣冠:借指士族。 B.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持平:与别人的观点一样 C.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 识:标记 D.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 多:夸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洪从歆言而止 吾兄之盛行而夭其嗣乎 B.众乃各留所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二祖劳于前世 不拘于时,学于余 D.是以观兵以窥其衅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5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华歆作为高唐官吏,为人低调。陶丘洪自以为比华歆高明,他想参与王芬谋废灵帝一事,被华歆劝阻,他因此佩服华歆。 B.华歆先是投靠孙权,并受以孙权的礼待。当他准备应曹操之征离开孙权的时候,孙权并不想放他走,最后孙权被他说服。 C.在华歆离开孙权的时候,很多人都给华歆送礼,华歆也回赠了他们价值相等的礼物,这些人都佩服华歆的品行。 D.魏明帝征伐蜀国,华歆认为应当以德服人,让百姓衣食无忧是治国的根本。明帝非常赞许华歆,并撤回了军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 译文: (2)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士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 译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1-03 15:35
1.B [持平:保持公正、公平] 2.D [D 以:连词,来;A 而:连词,表承接,就/表示转折,但是、却;B 乃:副词,于是就/表强调,却、竟然、反而;C 于:介词,在/介词,向] 3.C [华歆把别人赠给他的钱财还给了别人] 4.(1)将军遵奉王命,刚开始与曹公交好。你们之间的情义还不牢固,假如我能替将军您效忠心,难道没有好处吗? (2)如果我中原地区没有衣食的忧患,百姓没有背井离乡的想法,那么天下就太幸运了,两个敌人(吴、蜀)自己的内乱坐着就可以等来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1-03 16:15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