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桂花有关的诗词,嫦娥 吴刚 小白兔 桂花树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25 19:33
- 提问者网友:献世佛
- 2021-05-24 23:30
与桂花有关的诗词,嫦娥 吴刚 小白兔 桂花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5-25 00:36
手头有一部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大词典》,每逢什么民间传统节日来临前,都要翻一翻相关的条目,尽管许多内容早已是熟记在脑。这不,在八月十五中秋节之前,又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国神话大词典》直接涉及嫦娥故事的条目有嫦娥、嫦娥奔月、嫦娥捣药、恒娥、月精等。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月亮文化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月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嫦娥奔月和中秋节赏月。
嫦娥在古史传说中,原名常娥、恒娥,袁珂先生认为即常羲、常仪。《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艺文类聚》引《世本》云:“陈酆氏之女,曰庆都,生帝尧。陬訾氏之女,曰常仪,生帝挚。”陬訾氏为帝喾之妃,见《大戴礼记·帝系篇》:“帝喾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原氏,产后稷;次妃,有狨(原字为女字旁)氏之女也,曰简狄氏,产契;次妃曰陈隆氏,产帝尧;次妃曰陬訾氏,产帝挚。”
除上述记载之外,嫦娥还有三项被后人褒贬不一的事迹:窃药、奔月、变蟾蜍。《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怅然有丧,无以继之。”《淮南子》避汉文帝刘恒讳,将恒娥的“恒”字改为女字旁。高诱注:“恒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恒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月精即蟾蜍,古代蟾蜍又称顾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月亮的圆缺周期变化,被古人视为一种有生命事物的生死轮回;对比之下,蟾蜍的冬眠习性,亦相当于一种生死轮回现象,因此古人将蟾蜍视为灵物,并把月亮上的阴影形状想象成蟾蜍的样子。此后,由于蜍与兔同音,菟与兔通用,月中蟾蜍又变成月中有蟾蜍与白兔两种动物。再以后,随着时代观念的演变,蟾蜍的灵性价值消退,而白兔更招人待见被称之为玉兔、兔儿爷,用以指称月亮,例如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相传嫦娥在月亮上的主要工作是捣药。唐代诗人陈陶《海昌望月》诗:“孀居应寂寞,捣药青冥愁。”李商隐《寄远》诗:“嫦娥捣药无穷已,玉女投壶未肯休。”常任侠《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一文记有:“较小一棺,前额刻一人首蛇身像,一手捧月轮。后刻两人一蟾,蟾两足人立,手方持杵而下捣。”前面所画人首蛇身捧月图案,即嫦娥奔月;后面所画蟾蜍人立图形,即嫦娥奔月后变成蟾蜍在捣药。不过,民间流行的月光嫦娥画,早已经变成玉兔捣药了。
自从嫦娥奔月后,月亮就逐渐热闹起来。首先有了月宫,《海内十洲记》称:“(东方朔)曾随师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蜃海,冥夜之丘、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接着月亮上又有桂树或骞树,《太平御览》引《淮南子》:“月中有桂树。”又引《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月)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虞喜是晋代天文学家。《云笈七签》:“月中树名骞树,一名药王。凡有八树,得食其叶者为玉仙。玉仙之身,洞彻如水精琉璃焉。”再以后吴刚犯了错误,被罚上月亮砍桂树(也可能是去帮助嫦娥准备捣药的材料),唐代学者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杭州武林山有月桂峰,宋代学者王象之《舆地纪胜》记有,民间传闻月亮上的桂树坠子于此,长成大树,故为山名。
此外,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土资源考察活动的组织者大禹,其出生也与月亮有关。《太平御览》引《盾甲开山图》:“女狄暮汲石纽山下,泉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娠生禹。”或许由此又演变出月下老人主管人间婚姻的说法,凡有情者,月下老人便将红绳子系在二人足上,二人遂能成为夫妻,事见唐代学者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众所......余下全文>>
嫦娥在古史传说中,原名常娥、恒娥,袁珂先生认为即常羲、常仪。《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艺文类聚》引《世本》云:“陈酆氏之女,曰庆都,生帝尧。陬訾氏之女,曰常仪,生帝挚。”陬訾氏为帝喾之妃,见《大戴礼记·帝系篇》:“帝喾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原氏,产后稷;次妃,有狨(原字为女字旁)氏之女也,曰简狄氏,产契;次妃曰陈隆氏,产帝尧;次妃曰陬訾氏,产帝挚。”
除上述记载之外,嫦娥还有三项被后人褒贬不一的事迹:窃药、奔月、变蟾蜍。《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怅然有丧,无以继之。”《淮南子》避汉文帝刘恒讳,将恒娥的“恒”字改为女字旁。高诱注:“恒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恒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月精即蟾蜍,古代蟾蜍又称顾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月亮的圆缺周期变化,被古人视为一种有生命事物的生死轮回;对比之下,蟾蜍的冬眠习性,亦相当于一种生死轮回现象,因此古人将蟾蜍视为灵物,并把月亮上的阴影形状想象成蟾蜍的样子。此后,由于蜍与兔同音,菟与兔通用,月中蟾蜍又变成月中有蟾蜍与白兔两种动物。再以后,随着时代观念的演变,蟾蜍的灵性价值消退,而白兔更招人待见被称之为玉兔、兔儿爷,用以指称月亮,例如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相传嫦娥在月亮上的主要工作是捣药。唐代诗人陈陶《海昌望月》诗:“孀居应寂寞,捣药青冥愁。”李商隐《寄远》诗:“嫦娥捣药无穷已,玉女投壶未肯休。”常任侠《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一文记有:“较小一棺,前额刻一人首蛇身像,一手捧月轮。后刻两人一蟾,蟾两足人立,手方持杵而下捣。”前面所画人首蛇身捧月图案,即嫦娥奔月;后面所画蟾蜍人立图形,即嫦娥奔月后变成蟾蜍在捣药。不过,民间流行的月光嫦娥画,早已经变成玉兔捣药了。
自从嫦娥奔月后,月亮就逐渐热闹起来。首先有了月宫,《海内十洲记》称:“(东方朔)曾随师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蜃海,冥夜之丘、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接着月亮上又有桂树或骞树,《太平御览》引《淮南子》:“月中有桂树。”又引《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月)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虞喜是晋代天文学家。《云笈七签》:“月中树名骞树,一名药王。凡有八树,得食其叶者为玉仙。玉仙之身,洞彻如水精琉璃焉。”再以后吴刚犯了错误,被罚上月亮砍桂树(也可能是去帮助嫦娥准备捣药的材料),唐代学者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杭州武林山有月桂峰,宋代学者王象之《舆地纪胜》记有,民间传闻月亮上的桂树坠子于此,长成大树,故为山名。
此外,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土资源考察活动的组织者大禹,其出生也与月亮有关。《太平御览》引《盾甲开山图》:“女狄暮汲石纽山下,泉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娠生禹。”或许由此又演变出月下老人主管人间婚姻的说法,凡有情者,月下老人便将红绳子系在二人足上,二人遂能成为夫妻,事见唐代学者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众所......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