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一下四川的印刷业的发展现状,越具体越好,最好能提出您的意见或建议
谁知道四川的印刷业的发展现状
- 提问者网友:温柔港
- 2021-04-28 16:18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4-28 17:52
看这里
四川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上较少受战乱影响,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四川成为雕版印刷的发祥地之一,印刷业的发展曾辉煌一时,但长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又桎梏了印刷业的发展。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四川的印刷业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70年代以来,国家还先后投资扩建新建了近10家骨干印刷企业,为四川的出版事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六五”计划前的四川印刷业在规模、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上仍然是落后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四川的印刷业呈现出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势头。在总量控制的宏观调控下,现在全省印刷企业仍达到3543家,其中出版物印刷许可企业183家,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及出版物专项许可企业452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655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2253家,还有大量经营复印打字业者。这一阶段印刷业的发展不仅突出表现在数量及规模上,更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激光照排系统、电子分色机、彩色桌面系统、多色胶印机的采用、装订机械化和联动化的发展,使四川印刷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结束了传统的铅排、铅印,使生产能力和印刷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加入WTO,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这给四川的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给四川印刷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东部沿海地区的社会资本和境外及外国的资本已经开始流向西部、流向四川,投向印刷行业;入世后,进口设备器材关税的降低,为印刷企业的技术升级和降低成本创造了条件;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将更多地进入印刷企业,这些都已经或将要为四川印刷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新的形势下,我省一些地方政府也把印刷业的发展作为新的增长点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制定政策,作出规划,促进印刷业的发展。一些有实力的印刷企业也在增加设备技术和资金投入,努力将自己做大、做强。此外,印刷业的行政管理和中小学教材管理体制等等,都在朝着更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方向深化改革。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印刷企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强,一些设备技术和管理落后的印刷企业将难以生存,一部分企业已经破产,还有一部分企业也将歇业倒闭,形势是严峻的。
从现状看,四川的印刷企业大约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还有一批老的国有印刷企业(主要是书刊印刷企业)还没有从体制上彻底改革,他们背着沉重的体制包袱,在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面临许多困难;二是近几年来新组建的一批企业,主要是包装装潢印刷企业,他们体制新、技术起点高、实力强、发展势头好;三是一批从老企业之中以各种方式转变过来的新企业,他们经过改革的阵痛,死而后生,脱胎换骨,焕发着新的朝气,后两类企业代表着四川印刷业发展的方向。
为了应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无论哪一类企业现在都面临着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印刷业是市场竞争主体发育比较充分,是国有资产可以逐步退出以充分实现由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行业。体制创新是我省一批老的书刊印刷企业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具有条件的要加快步伐,早改比晚改好。不具备改制条件必须破产的企业,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争取早破产、早新生。要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印刷行业中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各种所有制经济要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管理创新,就是要在体制创新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新体制的管理新机制。新的管理体制,为新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思想观念没有转变,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机制建立不起来,就不能发挥新体制的作用。过去,四川有的印刷企业虽然改了制,牌子也变成了公司,但观念、管理机制还是老一套,就没有起到改制的作用,企业仍然缺少生机和活力,结果有的企业最终还是破产了。一些改制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就是因为建立了一整套新的运行机制,激活了企业内部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就开始脱离困境,这些经验教训是值得认真总结的。
技术创新,就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使用和创新,这是提高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要加大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改善提高我省印刷业的技术装备的整体水平;同时,要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的印刷技术,淘汰国家已公布的工艺技术落后、污染环境严重、危及安全生产、使用年限过长的印刷工艺和设备。
经过近几年连续两次清理整顿,我省印刷企业总量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布局也趋于合理。出版物印刷企业逐步集中到成都这个出版中心周围,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在经济发达地区得到较快的发展。据统计,全省印刷企业2002年销售产值为56亿元,利润达5.5亿元,同2001年比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从总体结构上看,我省印刷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低水平印刷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印刷能力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因此,我们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印刷管理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在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促进发展。
要按照《印刷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的要求,把好印刷企业的市场准入关,不符合资格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要同有关部门配合,坚决取缔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的无证照或证照不全非法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地下厂(窝、点)。
对那些在整顿和规范印刷市场秩序中提出限期整改的企业,要加大监管力度。发现严重违法违规,坚决予以取缔。要帮助限期整改企业通过自我发展,联合、兼并等方式,促进其达到资格条件。对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资格条件的出版物印刷企业要调整为内部资料专项企业;包装装潢企业调整为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达不到条件的,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积极妥善地使其退出印刷行业。总之,要通过限期整改使我省印刷业低水平竞争、重复建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要积极推进印刷行业组成结构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吸引外资、合并、股份制改造等方式进行企业资产重组,做大做强企业;同时也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推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成都市拟建西部印务工业园区,整合印刷业,树立印刷企业新形象,促进成都地区印刷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肯定和支持的好办法。其他市、州也可根据自身特点,找出一些适应当地印刷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做法。
要继续鼓励新办资金投入多、技术起点高的印刷企业,特别是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我省包装装潢印刷品的生产还不能满足我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资本向西部的流动,为我省包装装潢印刷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修订后的《印刷业管理条例》规定,“允许设立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经营的外资企业。”在新形势下,我省完全放开对包装装潢印刷的投资,欢迎外国及境外资本或国内社会资本来我省投资,兴办投资额度大、技术起点高的新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对印刷企业“十五”规划后三年总量、结构、布局宏观调控的指导性意见,我们初步设想在“十五”的后三年,即到2005年底前,我省出版物印刷企业(含专项)的总量不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趋于优化,印刷生产力有较大发展,在总量控制下实行动态管理;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每年增长在10%以内;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增长在3%以内。通过从总量上控制出版物印刷企业,大力发展包装装潢印刷企业,适当发展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我省印刷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散、滥状况一定会得到明显改变,印刷业的结构、布局必将更趋合理,印刷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印刷生产力有较大发展。